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谍影:命令与征服 > 第1496章,虎头蛇尾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金陵。


其实,畑俊六也很高兴。


但是不敢表露出来。以免被大本营收拾。


张庸真是光速打脸啊!


连续几个巴掌,打的土肥原、西尾寿造、寺内寿一啪啪响。


他畑俊六表面神色凝重,事实上,内心已经乐开花。将参谋长武藤章撵走以后,他开始研摩书法。


其实,他的书法非常一般。没有筱冢义男来得好。也不如香月清司。


甚至,客观的来说,寺内寿一的书法都比他好。


但是,他今天心情爽利啊!


十四师团完蛋了。


重武器几乎都被打没了。


关键是重炮兵联队没了。


没有重炮的掩护,拿什么进攻?战车上去也是送死!


张庸的手里,有重炮!


第六师团之前就是吃了重炮的亏。


因为第六师团的惨败,大本营之前还准备训斥他。


现在好了,十四师团也损失惨重了。要不要也训斥一下寺内寿一伯爵呢?


给杉山元一百个水缸做胆,他都不敢。


除非是闲院宫载仁亲王出面。但是,那个老亲王滑头得很。


得罪这些大佬的事,载仁是不会去做的。天皇裕仁也不会让皇族成员冲锋陷阵在前。
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
忽然电话响。是内线电话。


畑俊六缓缓的放下毛笔。将话筒拿起来。


电话那头传来朝香宫鸠彦王的声音。他是来向畑俊六告别的。


上次金陵遭受轰炸,朝香宫鸠彦王被震的内伤。被送去上海治疗。但是效果不理想。准备回国。


“殿下……”


“我要走了。我们会在奈良再见的。”


“殿下……”


畑俊六立刻感觉到了危机。


奈良?


回国?


再见?


非常不好的预感。


想要继续询问,朝香宫鸠彦王已经结束通话。


畑俊六皱眉。


有点不服气。


八嘎!


一定是寺内寿一的暗箱操作。


自己遭受失败,还推卸责任,让他畑俊六负责。


我不过是按照正常操作,安排几个师团轮番休整而已。难道这也是我的责任?


八嘎!


不行。


自己不能坐以待毙。


坐下。


沉思。


他必须自救。


不能傻乎乎等待大本营的命令。


问题是,向谁求救呢?


好像只有一个人选。那就是秩父宫雍仁亲王。


没错。就是他。他是寺内寿一潜在的最大对手。也是被寺内寿一伤害最重的。


之前的二二六兵变,负责出面镇压的,就是寺内寿一。


高层的一些秘辛,畑俊六也知道。


想要自保,必须如此。


眼下,只有寺内寿一的对头,才能帮助他畑俊六。


“来人!”


“阁下。”


“将福岛君请来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……


北平。


“时间!”


“我们需要时间!”


“我们假装和蒋某人谈判!实行缓兵之计!”


寺内寿一气急败坏的咆哮。


……


济宁。


张庸在苹果树下面睡午觉。


非常难得的悠闲时间。戎马倥偬。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

北线暂时无战事。


遭受惨重损失的日寇没有继续进攻。


济宁、兖州、邹城一线,都是非常安静。但是南线的战斗则是非常激烈。


老蒋到了徐州。亲自指挥。小诸葛到了苔儿庄前线。


汤恩伯、关麟征、庞炳勋、张自忠、孙震、李天霞……


国军集中了二十万人围攻日寇两个师团。


从藤县到苔儿庄,战火不断。


同时,在徐州以南,国军也集中了二十多万人,应对日寇北上。


空指部地图显示,徐州周围,重兵云集。


加上济宁、兖州、邹城一线的国军,确实有六七十万人。


“专员。”


“于总司令。”


张庸没有站起来。继续躺着。


他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。剩下的,就是享受太平。


南面集中了那么多部队,要是连日寇两个师团都搞不定,小诸葛的面子恐怕挂不住。


张庸还是很有边界感的。


属于自己的地盘,自己全权做主。


但是不插手别人的事。


除非是接到老蒋命令。


“南面战事不太顺利……”于学忠欲言又止。


“你又想南下参战?”张庸闻歌知雅意,笑了笑,“只要统帅部答应,我没意见。”


“唉。”于学忠自己搬来一张小板凳,坐在张庸身边。


他确实想要南下参战。参与围攻。


好歹捞上一点战事。


不像现在一直在济宁作壁上观。感觉没劲。


北面的日寇,都被张庸一个人打没了。根本不敢继续进攻。风平浪静。


估计没有一个星期,甚至十天的时间,日寇的增援也不可能到来。所以,兖州一线,短期内没有危险。


如果南面的进攻给力,一个星期,足够消灭日寇两个师团了。


换言之,就是过了这个村没那么店。


现在不去,恐怕以后都没有机会了。


一天的时间安安静静的过去。


晚上。依然安静。


第二天。


于学忠又来了。


同时到来的,还有莫德宏。


张庸笑了笑,“莫军长,你也想要南下吗?”


“是。”莫德宏直白的回答。


“你们要穿过二十二集团军的防区。孙总司令不会答应的。”


“我知道。”


莫德宏无奈的叹息一声。


现在,日寇两个师团,成了国军的香饽饽。


所有部队,所有派系,都想要参加一份。谁都知道,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绩。


在兖州以南,是孙震指挥的22集团军。


他们负责从北面向南面进攻,压缩日寇两个师团的生存空间。


在22集团军的编成里面,就有王铭章指挥的41军。其下属的122师,是带头进攻的主力。


无论是于学忠,还是莫德宏,想要南下参战,都要孙震让开部分战场。


孙震当然不乐意了。这是明摆着来抢夺胜利果实啊!


这样的事,张庸是不会出面的。


他从来不抢别人的胜利果实。他自己就能创造。


沉默。


良久。


莫德宏忽然看看四周,然后低声说道:“专员,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?”


“没有。”张庸摇摇头,“你想说什么就说吧。”


“据说,日本人求和了。”


“求和?”


张庸无动于衷。


于学忠也是面无表情。


他们才不会相信呢。


打仗,又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。


是你说想打就打,说不想打就不想打的吗?开玩笑……


果然,莫德宏接着说道:“委座拒绝了。”


张庸和于学忠还是没反应。


根本没在意这件事。


第三天……


第四天……


第五天……


情况逐渐不对。


空指部地图显示,日寇还在负隅顽抗。


从统帅部发布的战果统计来看,国军消灭的日寇早就超过八万人。


可是,日寇第五师团、第十师团,还在苔儿庄北面继续战斗。参战的国军还无法将其完全歼灭。


具体情况,张庸不清楚。反正是国军的进攻不太给力?


或许是吧。迟迟未能解决战斗。


危险来自蚌埠方向。


空指部地图显示,大量日寇正在向西北进攻。


它们没有正面攻击徐州。而是绕道寿春、颍上、阜阳一线,向太和、周口方向突击。


暗暗皱眉。


日寇这一招大迂回,有点歹毒啊!


要知道,目前国军的主力,都集中在徐州附近。周口那边兵力空虚。


“报告!”


一个参谋急匆匆的赶来。


递给张庸一份紧急电报。


张庸看完。急忙来到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。


这里的气氛已经开始紧张。


“阜阳发现日寇大部队。”于学忠神情严肃,“和48军纠缠上了。双方战斗非常惨烈。”


“日寇的目标可能是开封。”张庸有很不好的预感。


在过去几天,局势显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日寇开始采取更加激进的进攻计划。


或许是因为老蒋拒绝了日寇的求和,下定决心要吃掉日寇两个师团。所以,日寇恼羞成怒,直接进攻开封。试图从西面切断陇海铁路,同时将徐州附近的所有国军包围起来。


不得不说,日寇这个计划,真的是非常狂妄。


居然想要包围几十万的国军。


张庸接到的电报,就是关于48军的。


48军报告,在阜阳,和日寇大部队相遇,展开激战。


很快,48军就确信,自己遇到的,是日寇第三师团的主力。有众多75毫米山炮掩护。


空指部地图显示,日寇的105毫米榴弹炮,也已经到达寿春。


“报告!”


又有参谋送来电报。


张庸看完以后,脸色就更加冷峻。


亳州附近发现日寇。是轻装部队。


没有恋战。


迅速绕过。


继续北上。


“不好!”于学忠看完,脱口而出,“商丘有危险!陇海铁路有危险!”


他也是老战场了。对中原地区非常熟悉。


亳州距离商丘不远。


日寇既然能偷袭亳州,当然能偷袭商丘。


事实上,于学忠非常怀疑,日寇的偷袭部队,应该是冲着陇海铁路来的。


只要将陇海铁路炸毁,徐州地区的国军就被动了。


而炸毁铁路,非常简单。只要炸掉一座小小的铁路桥就可以。短期内根本无法修复。


甚至,炸掉几百米的铁路。想要重修也是很麻烦的事。


恰好,商丘附近,有数座铁路桥。最短的可能只有一百米左右。轻松就能炸断。


商丘附近有国军部队吗?有。


但是,他们不可能注意到那么多的铁路桥。


事实上,即使注意到,也不能全部守得住。


日寇随机突击某个铁路桥,换谁都守不住。除非是他张庸。能够提前发现日寇动静。


张庸沉默。


没有说话。


这个时候,不能说的太多。


可能会导致大家更加紧张。


统帅部那边,应该也反应过来了。老蒋并不愚蠢。


阜阳出现日寇主力。亳州出现日寇轻装部队。日寇的企图,已经是昭然若揭。


剩下的,就是统帅部如何应对了。


立刻跑路?


继续战斗?


其实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。


立刻撤退。跑路。在日寇包围圈形成之前撤退,自然是最轻松。


但是,那样一来,徐州就会沦陷。之前的准备,也会前功尽弃。


老蒋舍得吗?


估计不舍得。


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就是刚刚枪毙了韩复榘。罪名是不战而逃,放弃济南。


如果他老蒋也是不战而逃,就放弃徐州。绝对会被天下人唾骂的。老蒋承受不起。


第二种办法,就是继续战斗。


抓紧时间,干掉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,然后突围。


到时候,可能就要进行比较多的战斗。徐州也会丢失。部队的损失可能也会比较大。


事实上,从陇海铁路被切断的那一刻开始,徐州就完蛋了。


日寇的综合国力,目前还是比华夏强大的太多。可以采取的战略战术很多。


可以沿着黄河进攻开封。


也可以沿着阜阳、周口北上,进攻开封。


甚至,还可以继续向西,威胁平汉铁路。


平汉铁路对国军来说,同样是非常重要的。一旦切断,后果也会极其严重。


中原地区,道路纵横,四通八达。利于日寇行动。


人口又密集。物资丰盛。有利于日寇的突袭行动。


毫无疑问,日寇的突袭部队,沿途肯定是到处抢掠,就地补充粮食的。


“专员!”


“专员!”


孙桐萱带着伤,急匆匆的赶来了。


显然,他也知道了日寇出现在阜阳和亳州的情报。感觉非常不安。


“孙军长,请坐。”张庸缓缓的说道。


“专员,日寇所谋者大啊!”孙桐萱确实是很着急。


因为!


他们处在战场最东北!


一旦日寇包围圈形成,他们想要突围,是最困难的!


他们需要走最远的路线!路上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日寇!可能会损失非常惨重!


日寇的包围圈,在寿春、阜阳、周口、开封一线!


距离兖州,足足有五六百里!


哪怕是每天急行军五十里,也需要十天的时间!


何况,一路上断断续续的战斗,随时都要面对日寇的围追堵截,十天肯定不够。


“孙军长!冷静!”于学忠不得不提高语调。


虽然他也紧张。但是作为集团军总司令,不得不稳定军心。


如果身为军长,都如此着急。那下面的部队呢?岂不是军心浮动,随时溃散?


孙桐萱欲言又止。


他倒不是怕死。实在是情况危急。


他是军长。需要对全军负责。他不能让部队白白损失。


最终……


两人的目光都盯着张庸。


“无论发生什么事,我都会亲自断后!”


张庸淡淡的说道。


孙桐萱:……


于学忠:……


互相对望一眼。都回复了平静。


淞沪战场,是张庸负责断后。金陵战场,也是张庸负责断后。


在他的掩护下,其他的部队,都安然无恙的撤退。


这一次,如果是张庸亲自断后,应该……
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
“铃铃铃……”


忽然,电话响。


一个参谋接完电话,神情严肃。


“报告!徐州电话!”


“专员大人,请您亲自来接电话。”


“好。”


张庸走过去。拿起话筒。


电话那头传来又陌生又熟悉的林千钧的声音。


“专员。”


“是你?”


张庸没想到,林千钧居然也来徐州了。


是老蒋叫他来的?


还是他自己想办法跟着老蒋来的?


来的真是时候……


“专员,委座要和您通电话。请其他人回避。”


“好的。”


张庸朝后面摆摆手。


于学忠和孙桐萱立刻明白,是委座来电话了。


两人急忙招呼其他人全部退下。


张庸倒是平静得很。


习惯就好。


片刻之后,优势在我的声音传来,“阜阳方向,发现大量日军……”


“委座。我刚刚已经知道了。”张庸回答,“无论统帅部如何安排,我都负责断后。”


“必须继续打下去。”优势在我的声音有点高亢,“我们不能就这样草草了事。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,中原战略要害,绝对不能不战而逃……”


张庸静静的听着。


判断是老蒋和其他人有一些分歧。


可能其他人发现情况不对,都建议迅速撤退。以保存实力。


但是老蒋不愿意。


好不容易才集中那么多兵力,要和日寇决战,怎么能虎头蛇尾呢?


何况,还有那么多的外国观察员。那么多人看着呢。


此时此刻的老蒋,需要的是一个听众。


一个能够完全听他的,不提反对意见的“优秀”的听众。


作为最出色的狗腿子,张庸当然就是天选之人倾诉对象。


果然……


优势在我跌跌不休的诉说了一通。


张庸一直保持沉默。


良久……


“你有什么意见?”


“我完全遵从委座的指示。委座如何安排,我就如何执行。”


主打一个听话。


其实,张庸也不想转身就跑。


现在,事情还没危急到崩溃的地步。还有时间。


48军应该可以将日寇主力阻挡在阜阳。等到其他的国军主力赶来增援。


日寇想要北上占领开封,那是不可能的。


情况危急之际,74军、71军这些国军主力,都会朝阜阳方向增援。


日寇的迂回战术,应该会被遏制。


这样一来,最终的决战,还是要在徐州附近进行。


既然还有时间,当然是要将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这两个祸害收拾了。


这两个师团,应该也是强弩之末了。


继续打下去,这两个师团绝对完蛋。


即使打不死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本人,但是这两个师团,短期内,是不可能投入战场了。


骨干都被全部消灭了。建制都不存在了。它们还能飞天?


现在的问题是,国军的攻击,缺乏力度。迟迟无法解决战斗。导致国军大量兵力被牵制。


如果将日寇这两个师团收拾了,二十万国军腾出手来。


嘿嘿,最后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。


“你很好。”


优势在我很高兴。


终于是有人忠实服从他的命令。


而且,这个人的说服能力很强。


其他胡宗南、汤恩伯什么的,表态都没有张庸的影响能力强。


“那就继续打下去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“你立刻去二十集团军督战。尽快结束围歼战。”


“是。”


“如有抗命,斩立决!无论是谁!”


“是!”


【未完待续】
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