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> 第572章 大获全胜,苏曜连施号令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乘胜追击?”


“这么快?!”


众人听了苏曜的话,顿时面露凝重之色。


不过他们马上就明白过来,苏曜此言并非无谋,盲目的就想发起决战。


要知道眼下,除了他们本部的数百并幽骑士外,收编的贾诩和张济西凉军都有近三千。


这些人再加上新来的南阳军还有大量等待整编的降兵,他们讨董大军的兵力在这一战过后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,一口气就破万了!


相比起来,董卓在洛阳还剩的那两万人就显得不太够看了。


一念及此,众人心神一震,卢植便是当即表态:


“君侯言之有理,董卓祸乱朝纲,欺凌百姓,若不除之,国无宁日!”


“今我军新胜,士气正盛,而董卓新败,人心惶惶。”


“此时乘胜追击,定能一举克复京师,迎回天子,还政于朝。”


钟繇也点头赞同,分析道:


“董卓虽在洛阳仍有兵马,但经此一役已是元气大伤,士气低落。”


“我军若此时进攻,定能事半功倍。”


“且京师城中官员和百姓对董卓早已怨声载道,我军此举,必能得到大众的支持。”


文聘见状,也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:


“苏君侯,文某愿率南阳军五千兵马,听从君侯调遣,共赴京师,讨伐董贼,恢复汉室。”


紧接着,钟繇,王凌,牵招,吕布,关羽,张济等人亦纷纷表态。


一时之间,议事厅内士气高昂,众志成城。


然而,就这时,荀彧却说道:


“请恕某直言,君侯想要就此直取董贼,怕是没那么简单。”


荀彧的话如同一盆冷水,引来众人的目光。


若不是因为他荀家的出身以及其一向沉稳多智的表现,如此败兴的发言许是已引来不少非议。


不过,即便如此,众人们也都以眼神示意,纷纷要求他做出进一步的解释。


对此,荀彧摇了摇头说:


“我军虽士气如虹,兵力大增,但新加入的部队尚未磨合,大家互不统属,战斗力难以完全发挥。”


“而且,随着兵力的增多,对物资补给的需求也是大增,这对于我军的后勤供应是个严峻的考验。”


“缴获虽多,但却是一片混乱,需要大量人手重整分配。”


“而更关键的是,洛河横亘南北,这在我军守时固然是一大优点,他阻隔了董贼的支援,为我们此次完胜创造了良机。”


“但是,如今若是要进攻,洛河就是必须要跨越的天险。”


“董贼已经把附近的渡船全都调到了北岸,我军若想渡河,只能自行打造船只,这无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。”


“而那董贼,在得知消息后定然不会坐以待毙,定然会想尽一切办法,来骚扰阻碍我们的计划。”


荀彧的分析,如同一针见血,让刚刚还群情激昂的议事厅瞬间陷入了一片沉寂。


坦率的说,这些困难卢植等人也并非是看不见。


但是


“文若所言这些问题确实不容忽视,但也正因如此,咱们才更需速战速决,不给那董卓任何喘息之机!”苏曜坚定道。


老实说,苏曜并不是非要给自己强行上难度。


而是他心里存着一份担忧。


董卓在历史上,便是见关东诸侯势力强大,然后便一把火烧了洛阳,跑去了长安。


这一次,他给了董卓这么大打击,考虑到之前十常侍等事件都加速了,这董卓跑路会不会也提前,苏曜实在是没有把握。


要说这洛阳城可是个繁华的好地方,人口众多,经济繁荣,不但能提供大量税收和正统性支持,还可以建造各种高级建筑,被董卓一把火烧了着实可惜。


更关键的是,自打平原一战后,苏曜就对那些鲜活的百姓们有种说不出的感情。


让这些人哀嚎着惨死在面前,有那一次便足够了。


“故而,这董卓是必须打的!”


“而且,尽可能要快!”


“不能给他任何纵兵劫掠,从容跑路的时间!”


听到苏曜的话,卢植点了点头,询问道:


“君侯所言甚是,然则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?”


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!”


“啊???”


说罢,苏曜便嘿嘿一笑,开始下发任务。


没错,现在已经一步步走到手持重兵,为一方势力之首的苏曜自然不会事事亲为。


如今有这么多文官武将在手,也该轮到自己派发任务了。


于是乎,苏曜目光逐一扫过众人,大手一挥就开始分配任务:


“卢公,您德高望重,且熟知朝政,我请您负责联络京师内外,争取更多诸侯,官员和百姓的支持,为我军造势,稳定后方。”


卢植闻言,拱手应诺:


“君侯放心,此乃老夫应该做的事情。”


说完,苏曜又转向荀彧和钟繇:


“文若和元常,你二人你精于政务。”


“如今后勤压力徒增,我希望你二人能协助小凌,负责物资调配与后勤补给,务必确保大军粮草充足,装备齐整,缴获的物资需尽快清点分类,以充军需。”


两人点头:“君侯放心,我等必竭尽所能。”


“至于文和嘛”


贾诩听到苏曜点名,突然一愣。


没想到他一个新降之人竟然能立刻得到任命,连忙出列拱手听令。


苏曜见了点了点头,然后顿了一下,略作沉吟道:


“你为人机警谨慎,能谋善断,又熟知贼军军情。”


“便由你来负责与甄氏协同署理情报工作,收集军情,密切关注董卓军的动向,以及洛阳城内外的民心变化,为我军决策提供支持。”


“同时利用我军大胜的机会,大吹舆论喇叭,渗透分裂董卓势力,削弱其抵抗意志,为咱们接下来的行动打好基础。”


贾诩听得眉头一扬,连忙道:


“君侯深思熟虑,贾某佩服。”


“卑职必尽心竭力,不辱使命!”


紧接着,安排完了文官工作后,苏曜又把目光转向武将一侧:


“奉先,你率领我部与文司马的南阳军和张校尉的西凉军做好协同,整训新兵,提升整体战力。“


“云长则着手准备渡河事宜,无论是造船还是寻找其他渡河方法,务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渡河难题。”


“其余各位,也请根据各自所长,协助以上各位,共同推进我军大计。”


“我听说袁绍自己也另起了一支讨董军。”


“故而,我们此战,不仅要胜,而且要快,要稳。”


“要让全天下人看清楚,到底谁真正的救国之士,谁是浑水摸鱼的野心之人。”


“喏!”


“末将领命!”


众人齐声应答。


而与此同时,就在苏曜这边士气高昂,分配任务,整军备战的时候。


京师洛阳城中,又是别有一番景色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