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 > 第四百六十六章:开局一个碗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大秦


嬴政静静的跪在软榻上。


眼神空洞的看着面前案几。


他想起了母亲。


想起在赵地的日子。


自己是秦昭襄王之后,赵国虽不喜却也不会杀了自己以落秦国口舌。


但百般折辱却从不断绝。


而母亲……


嬴政想不通她对自己究竟有无疼爱之心?


若说无,在赵地明明自身难保却以弱身护着自己。


若说有,又为何与嫪毐暗害自己?


或者说,自己只是她的进身之阶?


就像父亲一般……


嬴政空洞的眼神渐渐恢复光彩。


只是这光彩阴鸷晦暗。


“天下之事无大小。”


“皆决于我。”


寡人从不束手待缚。


无论对方是谁。


但在下一瞬……


他又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太子扶苏。


一个他眼里的纯傻子。


“……”


难怪汉朝皇帝总爱说这句。


“不类己。”


……


大汉


刘邦晃悠着腿,喝了口酒。


“虽然阿父总打我还看不起我。”


“但对我还是挺好的。”


吕雉轻哼一声。


“长嫂遂看不起你,但也对你挺好。”


“你怎么回报的?”


刘邦还想感慨一下自己的幸运,但此时却被吕雉一句话干熄火了。


“那……那是她瞧不起人。”


吕雉斜睨着上下打量半天。


冷笑道:


“就你年轻时浪荡无礼。”


“偷鸡摸狗。”


“无事生非。”


“不事生产的样子。”


“哪个正经人会看得上你?”


刘邦脸色一阵变换,最后眼睛一亮,嬉皮笑脸道:


“妇翁啊!”


刹那间。


未央宫上停落的鸟群被一道充满怒火的吼声惊的跌撞而飞。


“刘季!!!”


“那是被你骗了!!!”


……


大汉·武帝时期


刘彻自认是比较铁石心肠之人。


要论心若磐石,恐怕只有秦始皇能与自己一较高下。


但此时他也不禁目含悲切。


“百姓被朝廷逼迫至此。”


“吊民伐罪势在必行。”


“这朱重八非叛乱也。”


“实乃伸大义于天下,解倒悬于四海!”


刘彻激动难耐的手舞足蹈。


霍去病不知皇帝又抽什么风。


卫子夫倒是理解了几分。


该说不说,无论处于何等目的。


先帝对陛下确实是掏心掏肺的好。


先帝死后,太后处处掣肘陛下,更衬托出陛下思念父亲之意。


陛下他……


卫子夫看着红着眼睛的刘彻。


也是早年丧父啊。


……


大明。


朱元璋的擦了擦眼睛。


随后看着身上的衮龙袍发着呆。


自鎏金吞虎铜炉内的檀香袅袅盘旋。


殿内随侍的宫女太监静候君主的命令。


“义惠侯是个善人。”


朱元璋似无意识的耄耋老人,嘴里自顾自的念叨着:


“按理说,收敛尸身应该准备准备的。”


“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。”


“连一粒余粮都没有,更何谈棺材。”


“别说什么棺材了,翻遍整个屋子也找不出一件完整的衣服可做小敛。”


朱元璋直勾勾的看着虚空某处。


整个人似凭空老了几分。


脸带倦容,语气疲惫。


“咱没办法……妹子,咱真的没办法。”


“咱只能让爹娘……让爹娘……”


双手捂住脸。


哽咽声在寂静的宫殿内显得格外无力。


“咱只能让爹娘…穿着那身千疮百孔的破烂衣裳。”


“卷着那张破着许多洞的芦席里入了土。”


“草草埋了了事……”


“咱不孝啊……”


马皇后看着忘不掉这段回忆的朱元璋,


心疼的抱住他。


“爹娘会理解你的。”


“爹娘……大哥二哥,姐姐嫂嫂他们……都会理解你的。”


“他们,最疼你了。”


“不会怪你的。”


此时朱元璋不是皇帝。


不是妻子的丈夫,不是儿子的父亲。


只是想念父母的孩子。


……


天幕上。


穿一身洗的泛白的僧衣。


剃光头的朱重八在寺庙前扫着落叶。


阵阵梵唱声自庙门后的大雄宝殿内传出。


随着清脆磐声,梵唱停止。


十几个和尚自殿内走出,向偏殿走去。


朱重八愣了一下,将手里的扫帚一扔紧忙跟上。


来到伙房,一口大锅正翻涌着白气。


拿着缺口的破碗,满脸期待的朱重八僵直的看着伸到自己饭碗上的木杓。


里面清晰可见的几个米粒。


朱重八眼睛一撇。


锅里的“粥”甚至能数清有多少颗米。


他顿时明白了什么,僵硬的走到一旁。


跟着一众师兄蹲着,小口嘬着米汤。


也就片刻功夫,一众和尚喝饱了水。


房内的老和尚看着门口的众人,叹气道:


“自从旱灾、瘟疫后,来捐香火钱的人少了,寺中也没有余粮。”


“你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孩子,我也答应过你们。”


“只要我有粥吃,你们就绝对有汤喝。”


“而现在……”


老和尚扶着膝盖缓缓起身。


背着双手,晃悠悠的走过众人。


“寺庙没有吃的了,大家出寺到人间去。”


“化缘,求生去吧。”


朱重八浑浑噩噩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。


随着师兄哭泣,随着师兄告别。


拿着一个木鱼,一只瓦钵。


走出寺庙破败的大门。


开始实为要饭,名为化缘的旅途。


走过乡村,路过城池。


从第一次的难以启齿,到无数次后的坦然自若。


在庐州,吃过大户善人施舍的白面馒头。


在固始,超度城外的亡魂,捡了供果果腹。


在信阳,于荒庙内挖了野草作汤,渡过饥寒冬夜。


在汝宁,缩在高门大户的下人房里安然入睡。


在陈州,帮人打着短工,得三五铜钱。


在鹿邑,蹲在街头,一人与乞丐们争夺打架。


在亳州,偷人家厨房的食物差点被家犬咬死。


在颍州,他抢了劫匪的刀,截了劫匪的粮。


在凤阳,他再次叩首在荒草丛生的土包前。


将几颗霜打的柿子摆在土包前。


“爹,娘。儿子回来了。”


……


【但天下大乱,哪里又会有真正的净土呢。】


【朱重八在皇觉寺里当了和尚,住了五十多天】


【“寺僧以岁饥罢僧饭食”】


【他只好到外地化缘游食。】


【先往南到庐州(安徽合肥)从庐州西折到河南固始、信阳】


【从信阳往北到汝宁(汝南)、陈州(淮阳)】


【东经鹿邑、亳州(亳州),到颍州(阜阳)】


【和尚化缘游食,实际上就是当乞丐,沿途叫化,生活自然十分艰苦。】


【这种风餐露宿、如篷逐风、沿途叫化的流浪生活过了三年多】


【一直到公元1348年,他又回到了濠州皇觉寺】
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