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1979黄金时代 > 第833章 想俺娘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菏泽,是山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!


提菏泽可能没人知道,提下面的县:曹县、成武、单县、巨野、郓城……皆是来头不小。著名人物更多,伏羲、尧、舜、孙膑、吴起、吕后、刘秀等等。


此刻,大家盯着电视机,出现的却是一个英文片名,然后开始播放一部没听过的美国电影,还没有字幕。众人都一愣,张德山道:“高大哥,你让咱们看这干啥?”


“咱也不懂洋文啊!”


“换《搭错车》吧?”


七嘴八舌的嚷嚷,高炳涵也纳闷,但这录像带是姜思璋秘密给自己的,肯定不一般,道:“不要吵不要吵,再看一会!”


于是耐着性子盯了五分钟。


画面突然一变,一股浓浓的熟悉又陌生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,那似乎是一个农村大集,男女老幼衣着朴素,皮肤黝黑,但赶集都是快乐的,脸上带笑,张嘴便是一口乡音:


“胡辣汤!胡辣汤!”


“油泡!烧饼!糖糕!”


“羊肉汤!”


张德山忽然面色涨红,当先叫了起来:“这是俺家!这是俺家!”


“俺早都看出来了,那是曹县大集!”一人接口。


“恁个瞎包!啥曹县?那是郓城,没瞅见那个卖壮馍嘞?”另一人反驳。


“俺嘞亲娘,绿豆面丸,俺娘一到过年就炸一馍筐!”


“老天爷,咱老家现在变这样了?”


“不要吵,这明显是各县综合起来的画面!”


高炳涵发了声,顿时又安静下来。


十几双眼睛盯着屏幕,几十年来第一次看到家乡的样子。虽然与记忆中的家乡有变化,但植入血脉中的某些东西是变不了的。


这是山东台的片子,拍的是全省,菏泽只有一部分。农村大集热热闹闹的过去,画面切换,变成了QD市区,街道、公园、楼房,大操大干的搞建设。


跟着又切换,省内的风景名胜、人文地理、美食文化……还有配音解说。


“泰山,五岳之尊!”


“单县羊肉汤,色白似奶,水脂交融,鲜而不膻,香而不腻!”


“德州扒鸡,成品鸡趁热一抖,骨肉立马分离,是谓脱骨;扒是一种制作技艺,先大火煮,后小火焖!”


“八仙过海在蓬莱留下了美丽的传说!”


已经不是菏泽了,大家依旧目不转睛,生怕错过一个镜头。


张德山盯的时间太久,只觉眼睛酸涩,抬手揉了揉,却变得更加酸涩,甚至模糊不清,索性用双手揉,最后直接捂住了脸。


高炳涵早攥着一条手绢,隔一会就抹一下。


他13岁来的台湾。


那是1948年的秋天,父亲在战乱中去世,母亲为了他安全,把他送上了南下的马车。


车上有一群孩子,他不懂这意味着什么,只顾拿着一只石榴吃。母亲在后面追着送他,他低头吃石榴,没有看见母亲……后来到了南京,南京也乱了,跟着一帮人继续南下,直至来了台湾。


他再也没吃过石榴。


“呜!”


看着看着,不知从哪里忽然冒出了一声压抑的呜咽,仿佛传染病似的迅速连成一片。这十几个人,大的六十来岁,小的五十来岁,哭的像30多年前的孩子。


“呜呜呜……俺想俺娘嘞!”


“俺也想俺娘!”


“呜呜!”


“……”


高炳涵没有吭声,过了好半天,大伙发泄过后,情绪缓和。张德山眼睛通红的道:“高大哥,再放一遍吧?”


“对对,再放一遍!放一遍!”


于是又看。


跟着再看。


直到天色已晚,不得不散,高炳涵才关掉电视机,严肃道:“今天的事情要保密!录像带是姜思璋先生拿来的,你们知道他每年回去一次,这东西有风险,我们不能害人家。”


“明白明白!”


“这点道理咱还是懂的。”


张德山问:“那以后还有没有带子?”


“肯定有的,到时候我再叫你们。”


高炳涵晃了晃录像带,道:“据我所知这是按省划分的,我们都是山东人,所以领到了这盒。应该还有浙江、河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广东……”


“哎?那交换着看也可以啊!”


“是啊是啊,我们也想看看其他地方!”


“我与姜先生沟通一下,过后再说,天不早了,先回去吧。”


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,各自回家。


张德山骑着自行车,回到自己的馒头店,楼下是店铺,楼上就是住宅。他也是十几岁来台湾,早娶妻生子,孩子学习成绩不错,这是最大的安慰。


他们这帮人,不把台湾当故土。


而台湾人也叫他们“外省人”。


大多没啥文化,少部分混的好,多数混的差,甚至无声无息的死去。等这些人被时间湮灭,台湾所谓的本土意识就兴起了,台湾腔也出现了。


夜深人静,张德山躺在床上睡不着,脑子里一幕幕全是录像带的画面。


“唉,如果能回去多好啊!”


…………


次日。


高炳涵就去找姜思璋。


台湾老兵按籍贯自动形成一个个小团体,每个团体都有领头的,现在都聚集在这里,又兴奋又紧张,七嘴八舌讨论的全是录像带。


当年两岸对峙,互相喊话、扔传单、起义奖励金条,啥事都见过。


他们心里清楚,这必定是大陆的“统战伎俩”,但越多越好!


“你们先看各自的,不要交换,不然暴露风险比较大。过几天还有一批带子,到时我再通知你们。”


“还有啊?内容是什么?”


“都差不多,哦对了……应该有大陆春节晚会的一些精华片段。”


“噢!”


众人愈发兴奋起来。


姜思璋知道还可能有《血战台儿庄》的电影拷贝,但能不能运进来不清楚,暂时没透露。与此同时,他也在密切关注反对派的动向。


江南事件后,政府控制力似乎在摇摇欲坠。


以前偷偷摸摸的反对派变得非常大胆,甚至有“正式组建党派”的趋势。全社会都在关注,如果这个党派真成了,如果官方没有对其“剿灭”,那新时代真的要来临了。


陈奇给姜思璋出谋划策,就是借助反对派的渠道发声。


姜思璋确实在这么准备着,还联系了何文德。


何文德是湖北人,他与妻子离婚,立下遗嘱,孤身走上街头为返乡探亲奔走呼号,是老兵群体里行事最猛烈的一个人。他无比赞成,并愿意冲锋在前,在所不惜。


…………


台湾这边暗潮涌动。


过了几天,左派在香港启动了《血战台儿庄》的首映宣传。


“《血战台儿庄》9月15日全港上映!”


“郑洞国、郑庭笈、覃异之等数位将军亲力协助,李宗仁秘书程思远先生出任顾问,力图还原最真实的台儿庄战役!”


“主创一行已经动身来港,演员赵恒多备受关注!”


“左派公开邀请中央社社长谢忠侯参加首映!”


“中央社暂无回应!”


“李宗仁夫人或亲自来港!”


真真假假,造声势。


陈奇一向直来直去,就是公开邀请,你爱来不来,反正我邀请了。谢忠侯很郁闷,他当然不能参加什么首映式,但这片子还得看。


中央社的任务之一,便是收集舆情上报。


《血战台儿庄》涉及国军,涉及老蒋,他自然要摸底了。


(晚上还有……)
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