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回到八零机械厂 > 第44章 抠搜的小陈主任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小陈主任,潘同志没要啥,就是要些涂料。”


左琢拿出手中的小药瓶给陈露阳看了看,解释道:“不是什么好东西,就是些土法子。”


“那也不给!”


陈露阳眼珠子瞪起来了。


虽然论技术,他不如左琢。


但是家里就有一个八级工人,还有一个时不常来捡骂的老金。


从小到大耳濡目染,就算是听也能听懂不少东西。


左琢嘴里的“土办法”,其实就是每个工人手里的“绝活儿”。


这许多时候,一个零件制成的好坏,就是靠工人这手“绝活”撑着。


可不能随便教出去。


潘玉“嘶”了一声:“嘿,小陈儿~你咋这么抠呢!我人都来给你干活了,你连一小瓶涂料都不给我。”


陈露阳再次白了他一眼。


“这一小瓶可是我们厂技术骨干研究的机密配方,不能随随便便给你……除非,你把你这套电控布线的整活儿也教教左琢!”


潘玉:……


这刚刚左琢还说是自己研制的土办法呢,


结果到了陈露阳的嘴里就变成省机械厂的机密配方了。


“行啊小陈……我说你咋突然变得这么抠,合计是在这等我呢!”


潘玉算是看明白陈露阳的小心思了,无奈开口。


左琢下意识的看向机床。


只见刚刚潘玉修理过的地方焊点圆润饱满,连细锡线的尾端都被压成标准弧形,整个接线板整整齐齐,就连板角那些看似没事的虚焊点,也被潘玉补了两道锡,收尾顺滑得像描图。


左琢瞪大了眼睛:“潘同志,您这手艺太棒了,这焊点简直跟印出来似的。”


潘玉谦虚的摆摆手:“我们厂规矩严,电控板交出去之前要通全流程电流测试。哪点虚了、糊了、偏了,都会被打回来重做。做久了,手也就磨出来了。”


这可不是磨出来的!!!


陈露阳和左琢心中几乎同时冒出这一句。


刚刚一打眼,陈露阳就瞧见这手焊接技术不一般。


这要是能把这手技术学过来,那修理厂以后的工作可就更好开展了。


“潘哥~”


陈露阳换了一副嘴脸,笑嘻嘻的双手揉捏着潘玉的肩膀,又是商量又是说软话的,


“我们把涂料给你,你教教我们这是咋焊的~”


“这就叫实物抵现、技艺置换,双赢嘛!”


这表情,跟刚刚的那副大义凛然、一脸决绝的死守机密配方的表情完全不一样!


潘玉和左琢都看愣了。


这陈露阳变脸是不是变的也太快了。


“我说小陈,你这脸咋变的比我们厂调速箱还快!”潘玉都无奈了。


“刚才还‘技术机密不可外传’呢,这会儿就给我按上肩了?!”


“这不都是谈判策略嘛!”陈露阳体贴的揉着潘玉的肩颈。


就在陈露阳准备再贱次次的来波攻势的时候,潘玉实在受不住,逃命似的从陈露阳的魔爪下挣脱。


“行!你想学我就教。”


听到潘玉肯教,陈露阳还没等高兴呢,


左琢那边又出岔子了!


“主任……我,我得先去问问我师傅。”


左琢局促看着陈露阳:“我师傅同意我学,我才能学。”


陈露阳刚扬起的笑容顿时僵硬在脸上。


一口气哽在胸口,上不去也下不来。


差点没给自己噎个半死。


省机械厂的人哪都好。


就是太!认!死!理!


一声师傅比天大,师傅就跟自己亲爹一样。


啥事儿都得先听师傅的。


什么新技术、什么外头的活儿,不管多稀罕!!


只要不是师傅首肯,那就是“别人的活儿”,不能碰。


这要是张国强同意还好。


但凡他皱个眉,左琢都不带学潘玉的焊接技术的。


潘玉愕然的看着左琢。


他是真没想到,左琢竟然能在这个节骨眼上,说出这么一番话!


这年头,遇上新技术、新机会,谁不想偷偷学一点?


哪怕是偷摸记个步骤、背个口诀,回去自己琢磨,也比自己傻琢磨着强。


可左琢竟然开口就是先问师傅?!


刹那间,


潘玉看着左琢的眼神,认真了。


……他俩认真了,陈露阳却是无语了。


“那你傻杵着干啥呐!赶紧问去啊!”


陈露阳真是恨不得一脚蹬在左琢的屁股上,给他踢到张国强身边。


那他妈潘玉来一趟也不容易,再磨叽磨叽人就走了。


左琢这才反应过来,赶紧把手里的螺丝刀一扔,向着画图纸的张国强跑了过去。


张国强原本正在画图纸,


听完左琢的请示,张国强手中的铅笔一顿,眉毛都竖起来了。


“学啊!”


张国强声音一下子拔高了,“这有啥可问我的!”


“人家肯教你还不赶紧好好学!”


“你看你学不明白,我咋收拾你!”


“快去!!!!”


左琢见张国强急眼,赶紧喊了句:“知道了师傅!”


瞧着左琢背影跑远,谭仁松乐道:“小左这孩子真不错。”


张国强挑着眉毛,故作淡定:“我徒弟能差么~”


跑回机床,


左琢有些不好意思:“潘同志,我师父同意我跟你学了。”


似乎左琢也知道刚刚的举动不太礼貌,他试探的小声问了句:


“潘同志,您还教我么?”


“教!当然教了!”潘玉半分犹豫都没有。


“我要是不教,你们主任回学校不知道咋收拾我呢。”


陈露阳羞涩:“潘哥,我哪是那种人~~~”


潘玉理都懒得搭理他。


“潘同志,这是涂料和配方。”


左琢主动从怀里掏出小药瓶,又拿铅笔在纸上迅速写下配方,一起交给了潘玉。


潘玉相当赞赏的看着左琢,将小药瓶和配方收下之后,重新拿出一张空端子板,挑了根备用导线,一边演示边说:


“咱一机床走的是‘三点定位、五角护弯’,这线不是拽上去的……”


讲到一半,潘玉突然转过头,看着旁边竖起耳朵偷听的陈露阳。


“你搁这听啥呢?我只答应教小左,可没说连你一起教。”


陈露阳腆脸:“……我就跟着听听~”


“听听也不行!”


“……我不会修东西,我就跟着瞧瞧。”


“瞧瞧也不行!”


“……不听就不听!”


哼!


……


做好了饭,十多个老爷们儿挤在二楼的乒乓球案子上吃饭。


左琢刚刚学会了一种新的焊接手法,现在整个人还处在兴奋的状态里,忍不住跟张国强兴奋的形容起来,有啥好事儿都想第一个跟师傅分享。


张国强真是恨不得拿包子把他的嘴给塞上!


这傻徒弟!


你踏马就算再想说,是不是也得等人走了再说。


这都一个饭桌的,你跟你师父说这些,你师父该怎么反应!


张国强太阳穴的青筋都快跳成猴皮筋了。


他装作淡定听完左琢兴奋巴巴的话,内心重重叹了口气,旋即乐呵呵的端起酒杯:


“潘同志,今天你能来我们这,教小左几手,这是大好事,我敬你一杯。”


潘玉赶紧放下筷子,双手端起酒杯:“张师傅您太客气了,我哪敢当‘教’啊,就是跟小左交流交流。”


“小左这孩子天分高,手艺也巧,一教就透。”


“您这师傅带的是真好!”


张国强也乐呵呵道:“我这徒弟别看他嘴笨,学东西是真记得牢,啥东西一教就透。省劲儿!”


……


两个老师傅拿着酒杯在饭桌上,敬着敬着,就巧妙的将话题引到了左琢的身上。


左琢傻呵呵的坐在桌子上,左一句右一句的听着俩人夸自己,


正美着呢,


结果下一刻,不知道谁的脚在桌子下面狠狠踢了他一下。


左琢美滋滋的心情被打断,疑惑的看向陈露阳。


眼神里似乎在问:“好端端的踢我干什么?”


陈露阳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。


他手里的筷子点点自己的酒杯,随后不动声色的用眼神左右看了看张国强和潘玉,


示意左琢别跟个大傻子似的傻坐着,赶紧起来敬酒。


什么场合还分不清么!


亏了左琢还不是太傻。


陈露阳几个眼神示意之后,左琢赶紧起身,冲着张国强和潘玉敬了个,这才算完事。


“潘哥,瞅瞅我这车间咋样?给提提意见?”


瞅见三个人坐下,


陈露阳贱次次的凑到潘玉跟前,开口问道。


“你这地方真不错。”潘玉如实道:“现场设备布局精巧有序,既符合‘标准工序’的规范,又带着一股灵活的烟火气。设备进出路线清晰、工具台距离得当、工位划线明晰,标准之中不死板,规整之中接地气,插得进活,接得住急,也走得了人,哪怕是急活抢修也不乱,而且你这各个都是‘多能工’,一人都能管至少两三个工位,真是不错,不错!”


陆局、张国强、谭仁松、刘康文几个人在饭桌上听着,表情淡淡的,没发言也没表态。


这种表扬听听就得了。


片儿城第一机床厂虽然厉害,可他们省机械厂也是国家大厂。


真要掰手腕,看车间,比技术,谁都不服。


潘玉说的这些都是小儿科了。


说句不好听的,你一个潘玉算个啥!


老师傅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自信,就觉得自己那套东西最好,自己厂子路数最正!


从来都是别的单位来厂里参观、学习、虚心求教,


哪轮到别人家跑过来,教自己“怎么干活”的道理?


可偏偏陈露阳就不是那路子。


凡是新鲜的、别人那儿有的,他就想看看,摸摸,听听。


他兴冲冲的听完潘玉的话,接着小脸一拉,无语道:


“潘哥,你搁这写呢!这一套套的……给我听的直迷糊!”


“我这不是请你来夸我的,给兄弟提提建议。”


“咱这摊子还小,啥事都能改。”


潘玉瞅了陈露阳一眼:“真提?假提?提了不记恨?”


陈露阳委屈:“潘哥,我哪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啊!我一个敞敞亮亮的东北老爷们儿,还能干出来灌你喝豆汁儿的事儿?!”


潘玉眼皮跳了跳。


别的陈露阳干不出来,这种损事儿还真没准。


“成,那我且说两句。”


潘玉开口:“你们这个修理厂,一看就是参考过标准车间布线图,动线合理,通风采光也讲究。可你一旦遇上重型件、大尺寸工装,几个师傅一围,空间明显就不够用了。”


“就拿T616那台床来说,你要是真要‘倒件上车’,加装工装架、铺垫支撑,那位置就卡得慌。像这种大型机床,一动就上百公斤配件,没点余量,真整活的时候人都施展不开。”


“还有你那靠墙那台立车,一旦需要拆电机或者换工件,后面连个下脚地都没有,维修师傅得整个人侧身钻进去,干多了不注意都容易把腰闪着。”


陈露阳皱眉看了看车间布置:“还有呢?”


“还有一个就是车间通道。”潘玉道:“我看你图纸区、检测台、拆解位,全都一线串排,工位之间没有快走位。一旦有抢修、急件、交叉作业,师傅得绕半圈路。这不光影响效率,还容易出错。”


“我们厂以前试过这个布局,漂亮是真漂亮,可后来干了三个月,改回去了。因为根本不适合扎堆干活。”


听到这,饭桌上本来没吭声的几个老工人也都微微动了动眉头。


不过,也仅仅就是动了动眉头。


反倒是陈露阳细细琢磨了一下。


潘玉说的有道理。


省机械厂的车间大,人也多,这么四平八稳的摆法确实没有问题。


但汽车维护修理中心毕竟活多车杂空间小,一线排布就难免捉襟见肘。


倒是可以想办法把两种思路融一融。


“要不说还得是咱潘主任,眼光就是高!”陈露阳乐呵呵的举起酒杯,清脆的撞了撞潘玉的杯子~


“干杯~”


……


由于晚上大家还要回学校,


所以下午三点左右,421的六个人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学校了。


“主任,这是我们画的图纸。”


张国强将画好的三种基础件图纸递给陈露阳。


陈露阳打开一看。


“好,剩下的我回学校找人想办法。”


“车间这边你们多辛苦辛苦,随时有事随时来学校找我。”


陆局乐呵呵道:“小陈主任你放心,我们一定把家看好。”


有陆局在这,陈露阳那是放一万个心。


“可是还有一件事……咱们账面上还有钱吗?”


陆局一脸淡定:“有啊!”


“上次我们四个不是凑了小几百块嘛~小陈主任你放心,厂里钱够,干啥都够!你好好去学校上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