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回到八零机械厂 > 第56章 哪有学生来讲座的!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沈飞嘴角抽了抽。


“咱还是得放平心态。能吵吵的就别动手,能绕开的就别硬碰。”


“以后真遇上个不好打交道的,就当练练心性,积点德。”


陈露阳轻轻挑了挑眉毛,没反驳但是也没答应。


积德的事儿就让别人做吧~


他的职责是教他们如何做人!!!


反正他不才受欺负呢~


……


周三下午下课,陈露阳马不停蹄的直奔力学系实验楼,去找张楠要图纸。


走进实验室里,


林启明和几个学生正在测试台前检查一组疲劳试件,张楠和另一名学生在讨论对接件夹具的轴心修正。


瞧见陈露阳进来,张楠放下铅笔招呼道:


“小陈,你来的正好,图纸给你画好了。”


说着,


张楠从图纸堆里抽出两张蓝图递过去:


“这份是垫片的结构标准图,这份是喷嘴的三视图和剖面图。全都是按张老师那张基准图的标准画的,建议加工方式也附上了。”


“喷嘴那段螺纹我特意加了预留槽,方便退刀,你验一验。”


“师兄,你一出手肯定是精品,哪还需要验啊~”


陈露阳乐呵呵的接过图纸,嘴上虽然说的客气,


但是手却下意识地举起来图纸,眼睛飞快扫过图面。


虽然他不懂画图,


但在厂里呆了一年,翻译了那么多日本和意大利的技术图纸,


尤其是张国强他们画图纸的时候,还特意仔细与他讲过零件数据和工艺细节。


所以图纸好不好,他还是能分的清的。


眼前的两张图纸,结构干净线条准确不说,关键接口的公差控制、倒角角度和螺纹起止点全都标得细细致致,一眼就是好东西。


陈露阳心里顿时踏实了。


“学长,你这图画的直接拿去厂里开工都行了!!”


张楠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:“这不算什么,倒是张老师建议,你们生产的时候不妨让厂里配合做三套不同尺寸的版本,试试看通用件改变量的极限范围。”


陈露阳一愣!!!


对啊!


他怎么忘了还有这层考虑???


如果能够先把极限范围试出来,那么以后就能有选择地推通用件。


这样一来,修理厂的维修配件就能以一抵三,标准化就更容易了!


“太谢谢你了学长!”


陈露阳感激的正要收图进包,。


张楠却又从图纸堆里抽出三张纸:“哎,别急,这几张也是给你。”


“这是啥??”


陈露阳一愣。


他只让张殿才和张楠画三张图纸,没说别的啊!


“这三张是对刀图。”


张楠把其中一张摊开,解释道:“不是你要的,但是张老师让我额外画的。”


“他说你们车间要试产的这三种零件,结构虽然不算复杂,但工序多、要求细。”


“要是直接拿结构图开工,十有八九得出废件。”


“所以他让我画出了三份对刀图,让你们先照着对刀图打一遍样。”


说着,


张楠道:


“你看这张,我把每道工序写清楚了:第一刀怎么走,台阶哪留,螺纹起刀点、锥孔角度、倒角用几号刀、主轴转速建议、装卡方式,全都有标。”


陈露阳一边听着张楠的介绍,一边慢慢瞪大了眼睛。


现在的工厂师傅大都靠经验干活,谁手上熟谁先干,师傅之间工艺方法都不统一。


但是如果有对刀图当模板,


那么只要一个工人能照着对刀图顺下来,


哪怕他是刚进厂的新手,也能干出合格品!


虽然相比较与工业图纸,对刀图绘制起来要轻松和容易许多。


但却也是要耗费心血和精力的!


不仅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琢磨、反复推敲,还得理解工人是怎么“走活”的。


陈露阳当初想着,只要能把图纸画出来就已经很好了。


可是万万没想到,张殿才和张楠竟然把对刀图也给他画出来了!


那三张严密的工业图纸没有给他太多的震撼,


反倒是几张对刀图,猛一下就把他的心给戳中了。


“师兄……”陈露阳喃喃。


“你们这也太细了……我真没想到,你们竟然还能把对刀图画给我。”


张楠笑道:“张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过,真正好的图纸,不是画得多漂亮,而是能直接用在车间里,方便工人加工、提高成品率,建立起一种‘可复制的工艺流程’。”


“所以,他让你们别贪快,先把喷嘴、垫片、接头各做一件样品,照对刀图走一遍工序。”


“流程跑通了,再上量。”


听着张楠一句接着一句的嘱托,陈露阳嗓子有点发紧。


他小心翼翼的将图纸放回包里,感激道:


“师兄,真的谢谢你……也谢谢张老师。”


“张老师那么忙,我是真没敢想他还能惦记我的事儿。”


张楠乐了:“你别看张老师瞅着脸冷,但人特别好。”


“我们刚上学那会儿,好多女生都怕他,不敢跟他说话。”


“结果谁要是真有问题去找他,他解答的还最耐心。”


瞧着陈露阳感动的模样,张楠道:“其实真要说谢谢的,是我们才对。”


“要不是你雪中送炭,送来了那批样本,我们这课题早就卡死了。”


此时此刻,陈露阳还陷在感动的情绪里,


人家对他将心比心的,他也恨不得涌泉相报。


只要他能给的,他一定竭力给!


听到“课题”两个字,陈露阳立刻来了精神:


“现在你们实验怎么样?还缺什么东西吗?”


林启明那边刚好听见,回头答道:“缺倒是不缺,你上次送来的那些旧零件已经帮了大忙,尤其是喷嘴和老减震器,数据特别全。”


“但要是能搞到点变形过的钢制连杆或者裂纹控制臂之类的实物,那就更好了。”


陈露阳眉毛一挑!


“这个我有啊!”


他们汽车修理中心,每天迎来送往那么多车,奇形怪状的零件没碰过?


那些带伤的老部件,就更有了!


“只是那玩意儿太大太沉了,咱们好像够呛能拿动。不如你们哪天抽空,直接跟我去修理厂一趟,现场做研究。”


陈露阳敞亮道:“我那块院子里有一块儿,全堆着拆下来的废件和毛坯,用什么拿什么,顺手得很。”


“那可太好了!”


听到陈露阳那里有这么多的样本,林启明和实验室里几个学生坐不住了。


“行,那我们这两天把这边的阶段性数据收个尾,这周或下周末你要有空,我们一块过去。”


“没问题!”


……


拿到了图纸,陈露阳一个电话打回了修理厂,让陆局他们来取图纸。


工厂他已经联系完了,钱款也已经到账。


剩下的交给陆局去处理,陈露阳是非常放心的。


按照之前的沟通,“家族厂”的试用件最多一周就能造出来。


等将图纸送出去之后,


陈露阳走在校园里,才发现不知何时起,学校的操场、食堂和宿舍口全都挂起了“科学春天”红色的横幅与彩色的宣传板。


作为校团委宣传组与其他高校和单位共同策划的大型学术季,


“科学春天”《科学与青年:现代化之路上的知识力量》,计划分四场,在北大连续两个周末举行,面向全校开放。


根据沈飞的介绍,这一次讲课的专家里,除了中科院请来的研究员张崇善之外,


还有复旦经济体制改革课题组的学者、科技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和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者。


后面的三个老师,分别由团委宣传组、校学术科协和校外事办三个部门邀请。


但是能不能邀请来,最后具体来讲课的老师是谁,还没有最后敲定。


不过嘛~~


这些都跟陈露阳没有丝毫关系!


他的任务就是邀请张崇善。


只要张崇善同意过来,那就是胜利!


此时北大外语系


高红鸣坐在办公桌前正在发愁。


现在校团委大力部署“科学春天”系列讲座活动,各个系都和校内外单位对接,讲稿初稿、专家名单都陆续交上去了。


但是外语系这里,却迟迟没有回应。


没有办法,


外语系的学科方向,与‘科学春天’的核心精神相距太远。


外语不是工科,不是数理,也不是政策理论类专业。


老师们平时讲的是莎士比亚、福楼拜、狄更斯……


即便有老师愿意讲,讲的也是翻译教学、语言习得、文学背景,并不符合科学的主题。


虽然外语教育也在发展,也有教材、对外交流的成果。


但是讲座面向的是全校听众,不是外语专业内部课,并不适合面对几百人谈改革大势。


而现有的几个适合讲课的人选,这两年都在外事翻译口跑任务,根本抽不出完整时间。


总之,闹心!


就在高红鸣琢磨怎么给校团委答复的时候,


一个年轻老师拿着份批文,风风火火的走进外语系办公室。


“主任,奖励批下来了。”


“给我看看。”


高红鸣猛地坐直,接过批文,快速看了起来。


“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……二等奖?!”


“好……太好了!”


高红鸣激动的敲着桌子。


今年上半年,经过北大和省大的联合举荐,陈露阳撰写的《英语实用交流手册》作为“跨校协同教学改革试点成果”,被举荐到教育部进行评选。


经过一系列严格到近乎残酷的评选,


终于!


奖励的批文发下来了。


《英语实用交流手册》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,还被列入了高教司的《大学外语教学参考目录》,向全国高校推荐使用,外语电教系统同步收录音频资源。


就连北大出版社也因出版该书的音频版,获得了“优秀出版单位”的荣誉称号。


这可是相当高的荣誉!!!


虽然陈露阳在撰写《英语实用交流手册》的时候,还是省机械厂的一名工人。


但是不打紧!!


现在,他可是北大的学生~~~


“呼!!!”


高红鸣重重吐出一口气。


好事儿啊!


天大的好事!


“你说说!这么好的学生,怎么就去学经济了!”


高鸿明扼腕叹息!


他应该学外语啊!!


以陈露阳之前在工厂工作的经历,又翻译了日语、意大利语的技术材料,


如果他能投身语言,简直不知会带来多么惊涛骇浪似的影响。


想到这,


突然,高红鸣一怔!


糊涂了这不是?!!!


亏他还挖门盗洞的想去着去哪找人讲课,眼下这不就是现成的人吗?


论学术能力,陈露阳撰写的《英语实用交流手册》获得了部里的二等奖。


论技术改革,人家是省机械厂的技术工人,参与了国内小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工作。


既是外语界的人,又有实际成果,还能贴近改革主题!!!


所有人设都与“科学春天”的讲座要求完美贴合!


想到这,高红鸣二话不说,


起身就急匆匆的向着校团委办公室在跑了过去。


……


校团委办公室里,


一群人正在为讲座活动忙的热火朝天。


在听到高红鸣推荐的人选之后,团委王书记皱起了眉头。


“陈露阳……经济系的那个陈露阳?”


高红鸣点头道:“对,就是他,他……”


可还没等他说完,王书记的脸一沉,语气立刻变了:


“高主任,我恐怕得提醒一句。”


“‘科学的春天’系列讲座是学校层面的重大活动,是对外、对上展示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。您这边推荐一个学生来主讲,这不合适吧?”


他语气中已有责难之意:“陈露阳我听说过,是个不错的学生。”


“但学生就是学生,让他站上全校讲台,那我们这个活动岂不是成儿戏了?”


虽然讲座的邀请人里没有明确要求,


但是目前请来的四个主讲人,哪个不具备足够的‘学术权威’与‘身份代表性’?


如果今天让一个学生登台,那么以后其他系也纷纷仿效,讲座变成了学生发言舞台,


那讲座整体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还摆在哪里?!


似乎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点重了,


王老师平缓了一下语气,“要是将来他以研究员、讲师、编审的身份回来讲,我们当然双手欢迎。现在……怕是还欠些火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