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重生香江: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> 第14章 意外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递交了换证申请后,卫生署的办事员推了推眼镜,从柜台后投来审视的目光:“食品类别变更需要现场核查,三个工作日内会有专员去你们厂里检查。”


走出医疗卫生署的大楼,高振海急得直搓手:“文哥,这要等到什么时候?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赚钱啊!”


陈秉文不以为然的笑道:“阿海,在港岛做生意,第一课就是学会和港府打交道。”


高振海懵懂的点点头,对怎么打交道一点头绪没有。


“既然许可证要等两三天,我们先把准备工作做好,你先回去送糖水。


我再去食品厂看看。”


陈秉文回到食品厂时,钟强正带着两个新工人调试设备。


看到陈秉文回来,钟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:“老板,设备全部调试好了,随时可以生产。”


“不急。卫生署的人这两天会来检查,我们要把厂里收拾得干干净净。”


陈秉文环顾四周,发现厂房角落堆着一些杂物:“阿强,把这些没用的东西都清理出去。


阿昌,你去买些消毒水,把地面和墙面都擦一遍。”


既然卫生署的人要来现场检查,至少不能因为卫生问题影响换证。


“文哥,我查清楚了!荔枝角那个糖水摊就是个家庭作坊,老板姓黄,每天在家熬好糖水推出来卖。”


中午,卖完糖水回来的高振海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向陈秉文汇报。


陈秉文示意他坐下慢慢说:“具体什么情况?”


高振海灌了一大口凉茶,抹了抹嘴道:“那黄老板以前在茶餐厅做过帮厨,看我们生意好就学着做。


我跟他聊了会儿,他说每天最多做两桶糖水,卖完就收摊。”


“这种个体摊贩不用太在意。”陈秉文点点头,“他们产能有限,影响不了大局。


我们要注意的是那些背后有糖水铺支持的摊贩。”


食品不同于别的商品,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,你觉得好吃的东西别人或许觉得臭不可闻,碰都不想碰一下。


前世,西南F4视若平常菜肴的折耳根(鱼腥草),在北方市场却鲜有人问津。


同样北方喜欢的蘸酱菜,南方就非常少见。


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,一个人同样有一个人的习惯。


九龙这么多工业区,陈秉文知道仅靠陈记自身的能力,根本不足以占领市场。


这些糖水摊既是对市场的补充,也是他眼中未来的优质客户。


高振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,接着问道:“文哥,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?”


陈秉文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,翻到画着地图的那页:“这是整个九龙工业区的分布图。


我打算把这里划分为12个区域,每个区域设一个糖水销售点。


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,将工厂区糖水市场全部拿下。”


“所以,尽快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,扩大糖水产能是我们后续扩张的关键。”


陈秉文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,笑道:“你看,这12个区域每个都有上千工人。如果我们能拿下每个区域30%的市场份额,每天就能卖出近4000碗糖水。”


高振海倒吸一口凉气:“4000碗?那得赚多少钱啊!”


“但前提是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:生产、配送和销售网络。


这就是我之前为什么希望糖水摊更多一些。”


陈秉文拉过高振海,在厂房的长凳上坐下,“我们要做的不是跟这些小摊贩抢生意,而是要把他们变成我们的合作伙伴。”


他翻开笔记本,指着上面画的示意图:“你看,这些小摊贩最缺什么?


稳定的货源、统一的品牌、还有销售渠道。而这些,正是我们能提供的。”


高振海眼睛一亮:“文哥的意思是......让他们帮我们卖糖水?”


“没错!”陈秉文拍了拍高振海的肩膀,“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三大支持:第一,统一供货,保证糖水品质;


第二,统一包装和招牌,提升品牌形象;


第三,我们负责配送,他们只管销售。


这样一来,即便糖水的价格不如我们自己零售,但销售量增加,利润同样不会少。”


“文哥,我明白了,以后卖糖水的小贩我会和他们搞好关系的。”


陈秉文满意地点点头,“这些小摊贩现在看起来不起眼,但未来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加盟商。”


“文哥,我明白了。”


高振海郑重的点点头。


三天后,卫生署的督察果然如期而至。


陈秉文一早就带着高振海、钟强在厂里等候。


远远看见一辆印着“卫生署”字样的灰色公务车缓缓驶来。


“文哥,来了!”高振海小声提醒道。


陈秉文整了整西装领口,低声道:“记住我交代的,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一个字都别提。”


这种检查很多时候发现的问题,基本都源于话多。


为了避免节外生枝,陈秉文一再叮嘱,让大家不要乱讲话,以免给人留下话柄。


卫生署来的督察是一个穿着笔挺制服的中年男人。


他梳着油光发亮的三七分头,胸前别着卫生署的徽章,腋下夹着公文包,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。


随行还有一名助理。


“这位就是陈老板吧?”


督察操着一口带着潮州口音的粤语,眼睛在陈秉文身上扫视,“我是卫生署高级督察林国栋。”


陈秉文上前握手:“林督察好,欢迎来指导工作。”


林督察没有立即回应,而是慢条斯理地从公文包里取出检查表:“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厂房。”


林督察先让陈秉文带着他把整个生产流程、库房看了一遍,大致了解一下基本情况。


这才从原料仓库开始正式检查。


林督察戴上白手套,在存放白糖的货架前停下:“这批白糖的进货单呢?”


高振海赶紧递上单据。


林督察仔细核对后,突然指着角落里的一个纸箱:“那里怎么有老鼠屎?”


陈秉文顺着手指方向看去,果然在墙角发现几粒黑色颗粒。


陈秉文一愣。


为了迎接检查他们可是仔细再仔细的把卫生打扫干净。


在林督察来之前,他们生怕有疏漏,还相互交叉又检查了一遍,确定万无一失。


从那之后,原料仓库一直关着门没人进去过,只有刚才自己带着林督察转了一圈。


现在突然冒出来老鼠屎,实在让人想不通。


不过,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,要先将林督察应付过去。


陈秉文立刻解释:“林督察,我们每天都做灭鼠工作,这可能是......”


“可能什么?”


林督察打断陈秉文的解释,“卫生条例第38条明确规定,食品加工场所不得有鼠类活动痕迹。


这一条就够你们整改半个月了。”


说完,他转头对助理说道:“记下来!”


“是!”


一开始就来个下马威,陈秉文知道今天这个检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过关


接下来的检查果然如陈秉文所料,越发严苛。


林督察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能挑出毛病:消毒记录不够详细、工人着装不规范、排水沟有轻微积水...两个小时后,检查表上已经写满了不合格项。


回到办公室,林督察慢悠悠地喝着茶:“陈老板,你这个厂问题很多啊。”


陈秉文赔着笑:“林督察,我们都是第一次办厂,很多规矩不太懂。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?”


林督察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:“通融?这要看你们的态度了。”


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,一直到77年警廉风波,之前存在的一些灰色地带依然存在,只是索取的方式更加隐蔽。


陈秉文知道,在1978年的香港,这种“饮茶钱”在某些部门仍是潜规则。


他现在的想法是,不怕你挑问题,就怕你不收。


林督察话一讲完,陈秉文立刻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,塞过去:“这是一点心意,给林督察买茶喝。”


林督察接过信封,在桌下捏了捏厚度,脸色立刻沉了下来:“陈老板,你这是打发叫花子呢?”


陈秉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。


信封里他装了两千元港币。


1978年的港岛,一个普通工人月薪不过七八百元,两千块已经是他现在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了。


八万元贷款还没到账,即便这两千元钱,还是从这几天卖糖水的利润中挪出来的。


“林督察,我们小本经营......”


“少废话!”


林督察根本不听陈秉文解释,猛地一拍桌子,说道,“就你们这个卫生条件,至少整顿三个月!”


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。


面对林督察故意为难,高振海站在一旁,拳头攥得发白。


陈秉文深吸一口气,突然笑了:“林督察说得对,是我们考虑不周。”


他向高振海使了个眼神,“阿海,去把我们的卫生整改计划拿来,给林督察过目。”


等高振海离开后,办公室内只剩下陈秉文和林督察两个人时。


陈秉文压低声音说道:“林督察,您看这样行不行?


我先给您两千块定金,等许可证批下来,再补上三千。”


五千元港币在陈秉文想来,无非是几天的利润,大不了拿出来买个痛快。


只要食品生产许可证办下来了,这点钱要不了多久就赚回来了。


林督察冷笑一声,伸出食指晃了晃:“五千?至少一万!否则免谈!”


陈秉文眼中闪过一丝寒光,但面上丝毫没有显露出来,依旧恭敬的说道:“林督察,一万块不是小数目,您容我两天时间筹措。”


“明天下午五点前,把钱送到卫生署后门的陆羽茶室。”林督察站起身,整了整制服,冷冷的说道:“过期不候。”


等林督察带着助理离开后,高振海急得直跺脚:“文哥,一万块啊!这也太黑了吧!”


此时,陈秉文却出奇地冷静:“阿海,你让阿强把今天检查的全过程写下来,越详细越好。


记得让当时在场的工人都签字作证。”


“文哥,你这是要......”


“记得去年警廉风波廉政公署抓了多少贪污警察吗?”


陈秉文冷笑一声,“他敢伸手要一万?老子就让他把牢底坐穿!顺便,给我们的‘陈记’在维园年宵前,免费打个大广告!”


“打电话给《工商日报》和《星岛日报》爆料,明天下午陆羽茶室,有大新闻!”


第二天,陆羽茶室。


陈秉文提前半小时就到了。


他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点了一壶龙井,慢条斯理地一边品着茶一边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。


来到这个年代,像这样静下来安心品茶,感受七十年代的港岛风情,真还没有过。


这段时间,一直起早贪黑忙着张罗糖水生意。


陈秉文端起茶杯,茶香氤氲中,窗外的叮叮车缓缓驶过,。


1978年的港岛,到处都充满了蓬勃的朝气。


四点五十分,林督察准时推门而入。


他今天特意换了便装,警惕地环顾四周后,径直走向陈秉文这桌。


“钱带来了吗?”林督察压低声音问道。


陈秉文不慌不忙地放下茶杯,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鼓鼓的信封,推到桌子中央:“林督察,请您过目。”


林督察眼中闪过一丝贪婪,正要伸手去拿,陈秉文却一手按住信封。


“林督察,我的食品厂什么时候能拿到生产许可证。”


林督察脸色一沉,压低声音道:“陈老板,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
陈秉文的手指轻轻敲击着信封,脸上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:“林督察,我这个人最讲究诚信。


钱,我带来了。但您总得给我个准话吧?”


林督察眯起眼睛,目光在信封和陈秉文之间来回游移:“许可证的事好说。”


“好说?”陈秉文轻笑一声,“林督察,您不给个准话,这钱我可不敢轻易给您啊。”


林督察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,他压低声音威胁道:“陈老板,你可要想清楚。


没有我的签字,你的许可证这辈子都别想拿到!”


“好吧,希望林督察能信守承诺,尽快通过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。”


陈秉文貌似无奈的将信封推了过去。


等林督察拿到信封,正要装进口袋。


陈秉文突然叹了口气,眼神变得锐利起来。


“其实,你如果没那么贪婪我是非常愿意交个朋友的,可惜啊......”


林督察还没反应过来,四个便衣从远处围了上来,为首的亮出证件:“林国栋,廉政公署!你涉嫌受贿,请跟我们回去调查!”


“你!”林督察猛地站起身,脸色瞬间惨白,手中的信封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“陈秉文,你敢阴我?”


“不要那么严肃吗!登到报上效果会受影响的!”


听到陈秉文这么说,不管是林督查还是廉政公署的人都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

果然,陈秉文话音方落,茶室的另外一边,响起一阵密集的快门声。


林督察闻言浑身一颤,下意识抬手遮脸,却为时已晚。


镁光灯接连闪烁,将他的狼狈模样尽数定格。


“陈老板,这是什么意思?”


廉署带队的调查主任脸色阴沉的质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