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> 第25章 全面沉寂的内地乐坛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魔岩唱片的行动很迅速,仅仅半个月时间,燕京分部就宣告解散。


虽然魔岩没有声张,处理的很低调,但燕京就那么大点地方,细分到滚圈,那更小。


得知他们全面撤退,哪怕是跟魔岩唱片没什么关系的乐手,都惊了。


这么突然?


然后。


何永又被骂了一通。


其实,魔岩唱片的全面撤离和何永的关系不大,他顶多只是一个诱因。


真正的主因还是大规模的盗版。


太猖獗了。


盗版专辑的销量是正版的十倍,甚至更多!


这么多盗版,自然是因为很多中小音像出版机构要吃饭。


1982年,广播电视部门设立录音录相制品管理处,接着,全国上下嫌弃一阵浩浩荡荡的音像出版社大进军。


短短数年时间,先后建立近两百家音像出版机构。


截至1996年,全国录音录像制片的年产量是五亿多盒。


虽然全国有12多亿人口,但乡村人口占比接近7成,这部分人很多都不会购置录音录像制品。


别说是乡村人口,大部分城镇人口也不会购买正版音像制品。


太贵。


一张正版专辑50-80块,有几个人买得起?


正版销量不足,大量中小录音录像单位又要吃饭,只能不问来源,来什么生产什么。


而这,也是盗版屡禁不止的原因。


怎么禁?


几百家录音录像单位,根本堵不住缺口。


虽然滚石退出了内地市场,但1994年,世贸组织正式成立,以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。


95年,WTO正式运作。


而国内正在积极申请入世,根据规定,加入WTO需要开放相应的行业。


值此之际,索尼、华纳、BGM、百代四家唱片公司都将目光投向内地音像市场。


他们对入世后的华夏很期待。


毕竟这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,即使盗版问题严重,等加入WTO,人均收入也会跟着增加。


彼时,华夏至少是仅次于阿美莉卡和日本的第三大唱片市场。


甚至超越日本,成为全球第二大唱片市场,那也说不定。


谁让小日子人太少。


别管他们的版权保护有多好,人口限制了这个国家的消费潜力。


当然。


国内市场的培育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,但像索尼、百代、BMG等国际巨头,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。


可以等。


再者说,他们又不是什么人都签。


即使签约,他们也只会签约毛拧、杨玉莹、林衣伦、高峰等等火遍全国的94新生代。


摇滚歌手?


什么鬼?


狗都不签!


魔岩唱片撤退的同时,刘卓晖的大地唱片也解散了,他转头成立了一家新公司,字母唱片。


这家唱片公司也不再签约摇滚歌手,陈建添成立的红星生产社同样选择发展其他业务。


旗下签约的摇滚歌手,全面停止活动。


此刻。


许威面临着艰难的抉择,是继续留在燕京等待机会,还是转型幕后,亦或者回长安?


每一个选择都很艰难。


“老许,你这是?”


这天,私下小聚时,眼看许威一副玉玉的样子,李杰惊讶道。


“红星倒闭了?”


“没有。”


许威玉玉道:“就是新奇不太好,之前说好出专辑,现在延后了,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。”


“别着急。”


李杰给他倒了一杯酒。


“再等等吧,过个一两年情况会好些。”


“你有消息?”


一听到这话,许威玉玉的眼里绽放出几分神采。


此时,田振已经把那首《执着》给唱火了,火遍大江南北的那种火,虽说许威在外界名气不大。


但在业内,名声不小。


简而言之。


混口饭吃绝对没问题,不过,人总是有追求的,许威明显不想单纯的混饭吃。


他要出专辑!


这是他来燕京的本意,不然的话,他在长安难道没饭吃?


“差不多吧。”


李杰道出一个消息。


“明年,人就要退了。”


有句话叫人走茶凉,都要退了,当然会松动一些。


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全面静默。


“对了,今天叫你来不是说这事。”


“我手中还有一张专辑的单子要做,你要不要来帮忙?”


“多谢。”


许威知道‘卡子’这是在帮自己,毕竟,滚石内部会缺人吗?


“客气什么,都是老乡。”


李杰摆了摆手:“新专辑是周桦建,预计下半年发行,等我忙完手头上这张专辑就启动。”


“对了,这是专辑里的歌,你看一下。”


言罢,李杰把一沓稿纸推到了许威面前。


“好。”


许威低头扫了一眼。


专辑名《朋友》。


一共十首歌,卡子一共写了两首歌,一首叫《朋友》,另外一首叫《明明很爱你》。


后面那首是对唱情歌,女歌手叫苏慧仑?


许威仔细搜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,好像没听过,应该是一个新人歌手。


老带新在各行各业都很常见。


“能带走吗?”


“可以,不过,注意保密,别泄露出去。”


换做是旁人,李杰可能需要考虑考虑,但许威这边不一样,他是那种信誉极佳的‘老实人’。


此‘老实人’不是那种贬义的老实人。


“明白。”


说着,许威就把文件收了起来,他没问报酬的事。


‘卡子’是什么人,那用问吗?


压根用不着。


不多时,李戒带着十月婴孩乐队一块来到小院,这院子是李杰买的,独门独户。


花了他300来万。


是的。


300万一套四合院,这还是1995年的价格。


四合院这东西,说便宜也便宜,说贵,那也是真贵,便宜的是指那种大杂院。


没有完整版权,想要买,只能一家一家的谈。


另外,很多住在四合院的人都是公家分配的房子,还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。


房子先被收了,后来虽然还了回去,但公家持有期间把院子租了出去。


一签就是二三十年的长约。


这种房子,即使产权人同意卖,租客不搬也没辙。


因为租客是跟单位签的承租协议。


要我搬?


可以!


给我解决住房问题,一些好说话的,付一笔钱,或者置换成同等面积的房子就行。


碰到那些狮子大开口的,一间二三十平的房子,别人能报价二环一套三居室。


就是这么离谱。


所以。


那种拥有完整产权,并且可以自由在市场交易的四合院,有一套,算一套,都是抢手货。


价格也都不便宜。


一平米保底大几千,一些地段好,有名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子,一平米要上万块。


毕竟,大家都不傻,眼瞅着大拆迁工程即将开始,四合院那是卖一套,少一套。


什么四五十万一套的四合院。


要么是位置偏僻的大杂院,要么是臆想。


“还是你这院子舒服。”


李戒一进来就开始脱衣服,别误会,他脱的是外套。


这套房子在改造时,不仅装了现代化的管道,能用马桶,还铺了全屋的地暖。


地暖也不是什么高科技。


现在已经有了。


说白了是热水管,有热水就有地暖。


暖和是暖和,缺点只有一个。


贵。


全屋翻新的价格都够买一套三环附近的房子,后续的使用费用也高,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。


人到齐了,众人一边吃着铜炉小火锅,一边聊着接下来的工作计划。


下个月,林艺莲会来这边进行录歌。


预定的档期是一个月。


都是老伙计们了。


该怎么敢,怎么配合,大家都知道,今天叫他们过来,主要是为了喝酒。


开年后大家还没怎么聚过。


“对了,卡子,有个活动你要参加吗?”


吃着火锅聊着天,李戒忽然提到。


“华文艺术的徐青和燕京音乐台主持人张树荣、华新社记者秦杰几个人策划了一场‘华夏歌坛十年回顾’。”


“张树荣找我,说是想请你当个评委。”


“找我当评委?”


李杰真没注意这个什么活动,他想了想,也没有相关的记忆。


“对,他们搞的这个活动预计很大,效仿的是格莱美,他们计划请几个百位评委。”


“那行,你替我答应了。”


得知有那么多人,李杰反而觉得没什么。


人多好啊。


不显眼。


旋即,几人边喝边聊,直到晚上才走,李杰也走了,他买的这套房子主要是接待用。


平时不住在这里。


……


半个月后。


林艺莲来到燕京,不同于内地人去宝岛的停留时间限制,宝岛人过来,基本是想待多久就待多久。


此时,林艺莲和李宗胜正处于婚外情阶段。


虽然外界不太知道,但公司里的人,基本都知道这回事,对两人的恋情,李杰没什么评价。


在文艺圈,这不是很正常?


制作人和歌手的关系,就像是导演和明星,后者享受的是台前的灯光、追捧。


光鲜亮丽。


后者收获的是圈内的地位。


再比如,刘若因和陈升之间,也是不清不楚,藕断丝连。


不止是华语乐坛是这样,欧美乐坛也是,那是知名的金牌制作人,只要想,换女友能跟换衣服一样。


商业社会,不是嗓子好就能火。


要有人捧的。


没人捧,怎么火?


虽然也有那种意外走红的人,但大多数当红流行歌手,背后都有公司力捧。


林艺莲目前能得到滚石的力捧,自然跟李宗胜脱不开干系。


虽然有滚石大佬的加持,但林艺莲来到燕京还是非常客气,不仅给李杰带了礼物。


参与专辑录制的所有乐手、录音师、混音师都有礼物。


很快。


林艺莲就进入录制状态。


和上次给任闲齐录歌不一样,这次的录制工作很顺利。


唱功这一块,林艺莲要比任闲齐更强。


原定一个月的录制期,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,录制结束,小办了一场庆功宴,林艺莲就走了。


身为当红歌手,档期很紧的。


既然提前完成录制,活动该安排就要安排。


“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,


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……”


录制完《词不达意》,沉寂很久的内地乐坛终于迎来一位‘新人’,去年凭借《执着》火遍大江南北,华丽归来的田振发布个人第一张同名专辑。


这是继《九妹》之后,1996年第二首全面走红的歌。


“九妹九妹可爱的妹妹,可爱的妹妹……”


年初,这一首魔性洗脑的歌曲,风靡燕京,而后又依托燕京的辐射能力,多点开花。


截至五月,全国电台都被这首歌入侵了。


然而。


对比轰轰烈烈的港台军团,内地歌坛可谓是全面失守。


《心太软》、《遗憾的心》、《味道》、《为你我受冷风吹》、《为爱痴狂》、《过火》、《一千个伤心的理由》、《伤痕》、《往事随风》、《领悟》……


等等1995年港台地区发行的流行歌曲,再次大举进军内地歌坛。


恰逢香江回归前夕,以及个钟‘逃税’、‘回扣’、‘资产流失’的余波过去,港台歌手再次重整旗鼓。


随便找一家电台,几乎被港台流行歌手占领。


看到这种情况,仍在观望的林衣伦、毛拧等人都坐不住了。


跟港台唱片公司比,内地的制作公司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,如果想要继续红下去。


只能跟他们签约。


但。


他们不知道的是,港台的唱片公司不是慈善家,对于大多数内地歌手而言,那边的规则都是陌生的。


其次,有些人也不适合港台音乐公司的包装。


比如93年跟TVB附属唱片公司华星唱片签约的毛阿闵,她在94年发行的那张专辑,完全失去了个人特质。


唱腔、风格都是在模仿林艺莲。


如果只放音乐,把名字遮住,很多人都听不出那是毛阿闵唱的。


同样是93年,跟艺能动音签约的孙南,如今也发了两张专辑,但基本上没有泛起什么水花。


因为是国语专辑,香江卖不动,失去个人特色的专辑,内地市场不认可,宝岛市场,那又进不去。


这不。


孙南已经回燕京了,不准备继续在香江发展。


毛阿闵的情况也差不多,前不久,她还托人探了探李杰的口风,有没有适合她唱的歌。


看在她朋友的份上,李杰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复。


有!


还不止一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