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反派皇子三岁半 > 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子争嫡(二合一)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荆王蹙眉思索,片刻明白过来,瞪大了眼:“本王要出事?”


张赞禹走入南书房,翻了翻夏景的功课,说道:“老夫什么也没有说,只是提一个建议。”


若不是和荆王的关系好,而且处在同一阵营,张赞禹才不会说这句话,让康宁帝知道了,定要治他。


“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荆王的心沉了下去,“你们都知道了什么?”


他是个战功赫赫的王爷,与康宁帝一起长大,深受康宁帝的信任,除非他造反,不然不可能在京城里遇到危险。


还是说……有别人要造反?荆王越想越歪。


张赞禹看着夏景的功课,装作聋哑,不理会荆王,荆王于是看向了夏景。


夏景想了想,回答道:“张师上个月讲到了前朝两日悬空的事情。”


张赞禹点点头:“不错,是讲过。”


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,没头没尾,荆王一头雾水。


他坐在椅子上,思考了一盏茶,面色白了,手掌颤抖起来。


“怎会如此!”他喃喃道。


两日悬空里的日,不是太阳,而是皇帝和太子。


前朝老皇帝病重,以为自己命不久矣,将政务和兵权,统统交给了太子,谁料十年之后,老皇帝奇迹般地痊愈。


按理,老皇帝才是国家的主人,但太子已经掌权十余年,朝野上下,都是太子的人。


他们围绕权力,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斗,这也是前朝衰弱的开端。


回到康宁帝的事件上,对照那两日悬空,荆王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?


康宁帝的病,恐怕并不像他表现出的那么轻!


“这样,一切就都有了解释。”荆王喃喃自语,只觉得脑壳抽痛。


病重的皇帝不甘权力的流逝,所以做出这样一系列布置,阻拦新皇的诞生。


“王爷可是头疾犯了?”张赞禹说道。


这是他帮荆王找的理由,只要荆王用这个理由推掉所有职位,就能保证安全。


荆王摇头:“既然如此,本王更不能退缩。本王与皇兄情同手足,皇兄怎么可能……不会如此!”


“王爷没能领兵去北疆,就是证明了。”张赞禹泼他冷水。


荆王摇摇头:“本王去找……”


话到一半,荆王收了口。


“王爷还不算傻,知道不能去问。”张赞禹冷笑。


夏景缩缩脖子,这个张师嘴巴也挺毒。


“只要皇上病好,一切就不成问题。”荆王站起身,“本王去寻名医!”


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,张赞禹扭头看夏景:“九皇子准备得如何了?”


“张师说什么?我听不懂。”夏景装傻。


张赞禹也不戳穿,叹息道:“天下不缺聪明人,这件事情瞒不了多久了,朝堂马上要热闹起来。”


夏景心想,在游戏里,朝堂可是热闹了整整十年。宁氏王朝因此落后了十年。


张赞禹放下九皇子的功课,背手转身:“内阁那边,老夫还有一些影响力,九皇子做事,不妨大胆一些。”


说完,他走出了南书房。


夏景啧了一声,居然又被张赞禹催了。


这起事件里,九皇子都没怎么努力,活都被盟友们干去了。


他又想,康宁帝其实挺有先见之明,就是向着康宁帝的荆王,也觉得比起康宁帝的权力本身,宁氏王朝更加重要,张赞禹更是直接放弃康宁帝,许诺出手帮自己这个皇子。


若康宁帝没有布置,他很快就会被架空,成为躺在病榻上的吉祥物。


这是康宁帝无法接受的事情,他为了权力奋斗了半生,丢了权力,就是丢了他的性命!


……


在康宁帝进一步动作前,朝野首先有了猜测。


官员们联名上折,要见康宁帝,都被驳回,京城里渐渐有了风言风语。


同时,康宁帝的精神越来越疲惫,折子往内阁送得更多了。


太医院的两个太医,终于从皇家的记载里,找到了康宁帝的病因。


历史上,好几个皇室成员,都患上了这样的病症。


他们毫无例外,躺在病榻上度过残生。


“也就是说,朕没救了?”康宁帝看着地上的太医。


太医浑身颤抖,不停磕头。


得知了这个消息,康宁帝反而平静下来,至少这病不会短时间内要了他的性命。


“下去吧。”他对太医道。


太医千恩万谢,离开了寝殿。


“小德子,”康宁帝唤道,“去把皇后叫来。”


殷皇后没有料到,病重的康宁帝居然会呼唤自己,她更没料到康宁帝居然还敢呼唤自己。


宁纯祐的事虽然没有证据,但殷皇后已经怀疑了康宁帝,但是疑惑,康宁帝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

等见到卧床的康宁帝,殷皇后找到了理由,但又陷入困惑。


“……朕病重的事,理应不会有人知道,但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,也不知是谁,知道了这件事,派出死士,给祐儿下毒。”


康宁帝望着殷皇后:“朕是意属祥儿继位,但现在的情况,已经等不得祥儿长大,若朕出事,祐儿是唯一的选择。”


殷皇后一时混乱,康宁帝说的很有道理,他病重,除了祐儿,还能把皇位传给谁?


康宁帝又说出了一件事:“冷宫井里那些事,朕都晓得。”


殷皇后心中一惊,自己之前犯下的恶行,康宁帝都知道?


康宁帝继续道:“朕不怪你。从今日起,后宫事务统统归你管,你我夫妻二人联手,为祐儿找出那可恶的家伙!”


“臣妾都听皇上的。”殷皇后坐在康宁帝身边,喂他茶水。


……


从养心殿出来,殷皇后不知自己该喜该忧,康宁帝给了她后宫的权力,给了让祐儿登基的承诺,她应该欣喜,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?


她想到宁纯祐差点儿丢了性命的事,没了主意。


回到坤宁宫,她派人给宁纯祐带了消息,下晚,宁纯祐的回复传来。


殷皇后叹口气,唤来了自家女儿。


二公主名为宁采玉,听了母亲的话,第二日去了静怡轩。


这是夏景与二公主的第一次私下会面,若是平时,不管是他还是宁采玉,都要嘻嘻哈哈,互相试探一番,但此时此刻,没人有这样的心情。


宁采玉将康宁帝说的话,原原本本复述给了夏景。


夏景心想,这康宁帝还真是坑蒙拐骗,无所不用。


“母后不知道父皇说的是真是假,但知道,只要她答应父皇,哥哥就会有登基的可能。”宁采玉看着夏景,盛气凌人。


康宁帝给的价码很大,宁采玉觉得跟着康宁帝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

“二哥如何说?”夏景问。


宁采玉气势一弱:“若不是二哥说不想当,我才不用到你这来,母后也是,怎么这时候如此溺爱二哥了!信你这个小鬼更是荒唐!”


夏景没辩解,拿了一个信物,让她去找宁守绪。


宁采玉在宁守绪的府邸里,又见到了宁知行。


她惊讶,九皇子与三皇子联手不意外,没想到,四皇子也参与其中,那么,四皇子的同胞姐姐宁晚君,是不是也是其中一环?


宁采玉心中的天平,微微向九皇子一方倾斜了一点。


等到宁守绪拿出文道生留下的资料,宁采玉不得不相信,九皇子一方才是最佳的选择。


看完资料,她回去坤宁宫,向殷皇后报告。


“只是瘫痪和疲乏,根本不致命。”殷皇后喃喃道。


她哑然失笑,没想到康宁帝如此谎话连篇。历史上,所有得了这个病的皇室成员,都能在床上活许久,起码七八年。


七八年时间,足够宁高祥长大,足够康宁帝培养出自己想要的继承人。


他根本不需要自家祐儿!


殷皇后很快想明白了康宁帝的目的,他是想利用自己,给那些成年皇子找麻烦,牵扯那些皇子,不让那些皇子影响到他的权力!


“母后,我们如何做?”宁采玉问。


“就按康宁帝的意思做。”殷皇后回答。


康宁帝这一招针对的,主要是大皇子宁秉常和四皇子宁知行,再添上五皇子宁源中和六皇子宁文焕。


除了这些,其他皇子没有争夺王权的可能。


这其中,宁知行是九皇子派,宁源中和宁文焕虽然也跟九皇子要好,但皇位面前,没有兄弟。


宁采玉想了想,道:“那家伙倒是好算计,七八年后,他差不多也到了可以掌权的年纪了。”


此刻,不管是宁采玉还是殷皇后,都觉得夏景一方,是在谋划康宁帝死后的事。


就算康宁帝病倒,依旧是皇帝,权力依旧从王朝制度里下发给他,只是他抓不住,才流落到别人手里,只有等他逝去,才会空出位置来。


又或者,皇子们学习别朝的经验,直接领兵入宫,逼迫康宁帝退位。但这怎么可能,康宁帝因为那几场胜仗,在将领和士兵里的威望极高,现在在军中名望最高的荆王,又是他的亲弟弟,怎么可能会出现逼宫的场景?


思考了九皇子一方的谋划,殷皇后起身:“走,我们去敬妃那边逛逛。”


敬妃就是大皇子的生母。


……


朝堂上,群臣的呼声越来越高,康宁帝终于掩不住,让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们进来了养心殿。


大臣们见到康宁帝的病情,震惊不已,关心之后,立即请求立下太子,不然恐生祸乱。


内阁与六部里,康宁帝安插的亲信开始捣乱,让这个提议暂时不了了之。


大臣们回到朝堂,没向同僚透露具体情况,只说皇帝病得不轻,不能统领朝政了。


朝堂上于是分为了许多派系,一派呼吁放出前太子,一派呼吁立下新太子,还有一派呼吁王爷们出来理政,这里的王爷,是指康宁帝的兄弟们。


三派人各抒己见,朝堂上热闹得很,国家事务因此被搁置许多。


这样乱了一个月,康宁帝不得不给出回应,要立新太子。


但新太子的人选,又吵来吵去,吵了两个月,得不出个答案。


这场乱象,很快由中央传到了地方。朝堂里,分做了大皇子派,二皇子派和四皇子派,以及最后的中立派,还有蛰伏的王爷派。


四皇子宁知行本不想参与,但被宁晚君和宁守绪逼着上台。他只要占着位置就好,日后,九皇子好借壳上市。


派系攻伐最为浪费资源,也最会拖累政务。


好在宁氏王朝底子足,就算闹一阵子,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。


后宫里,殷皇后火力全开,整治得敬妃和柔妃恐惧得很。


柔妃那边完全是旧怨,敬妃那边则是利益冲突,这一直忍让的敬妃,到了这个时刻,终于不再隐藏,顶着殷皇后的压力,毫不退缩。


殷皇后也想压一压大皇子,但大皇子宁秉常冷酷得很,一次不往后宫迈步,不管自家母亲的处境,在朝堂上收拢官员,旗帜鲜明地与其他皇子竞争。


养心殿里,康宁帝见此,分外欢喜。


只要他们闹起来,就没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。


“现在所有皇子里,谁的呼声最高?”康宁帝问徐忠德。


“回万岁爷,是大皇子。”


“怎么是他,二皇子和四皇子是怎么回事?”


“二皇子在府邸里禁足,官员们见不到他人,托人送信进去,也是石沉大海,原本依附他的,转了许多到大皇子那边去。”徐忠德小心回答。


“四皇子呢?”康宁帝又问。


“四皇子那边原本人就不多,加上他们只管自己的事,不往外扩张,所以大皇子派和二皇子派,都不愿去得罪他们。”徐忠德绷紧了身子。


果然,康宁帝大怒:“混账,这两个混账!”


他想要的是三个皇子打得如火如荼,而不是大皇子疯狂揽权,二皇子和四皇子根本不管的局面。


徐忠德低着头,等康宁帝骂完,端上茶水。


喝完茶,康宁帝有了主意:“你去,暗示暗示皇后,二皇子不管事,她可以管!”


徐忠德惊愕,一时没能回应。康宁帝居然让后宫干政!


“没听到吗?”康宁帝阴沉的声音响起。


“奴才该死,奴才这就派人去!”徐忠德磕着头。


“去吧。”康宁帝说道。


“诺。”徐忠德起身,离开养心殿,抹了把额头的汗水。


歇息片刻,他远远见到荆王走了过来。


“王爷!”徐忠德拦住了荆王,“皇上心情不好,您今天就别去了。”


这些天,荆王每日过来养心殿,劝康宁帝收回那些不着调的命令,做一个明君,每天都挨康宁帝一顿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