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乐文小说网 > 反派皇子三岁半 > 第二百六十三章 风雨飘摇(二合一)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乐文小说网] http://www.lw52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在康宁帝的威压下,朝堂暂时就这么运转了下去。


康宁帝又唤来了京中的两个名医,进入养心殿为他看病,病未能好,两个名医也被扣在了养心殿。


他还传唤了在老家的文道生,作为声名鹊起的神医,文道生的地位不低,巡抚为了讨好康宁帝,亲近去请。


好在文道生早就准备,平日里就装作咳嗽模样,这次假装身体恶化,也成了个病人。


让一个病人去治另一个病人,显然不是个靠谱的行为,巡抚和康宁帝不得不放弃。


如此,文道生还不放心,怕康宁帝后面着急,强押他进京,和老妻一起,借口要静养,遁入了山林。


文道生跑得很及时,半个月后,康宁帝就传来命令,让巡抚直接抬着文道生进京。


巡抚到文家查看,又去山林的寻找,根本找不到文道生的影子。


步入夏季,群臣也感觉到了不对,离得近的几个国度,都收到了康宁帝病重的消息。


他们想法各异,但都不敢轻举妄动。无论康宁帝如何,只要宁氏王朝没有动乱,他们就不是对手。


陈国加大了对青莲山的讨伐,生怕晚了,康宁帝出现意外,鲁国违反盟约,进攻过来。


但青莲山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顽强。在陈国不计代价的进军下,青莲教的土地只剩下青莲山和山脚的城池,这两个地点,互为依仗,陈国攻打了许多次,都不能成功。


实际上,青莲教丢弃的那些城池,也只是夏景收缩力量的策略而已,那些城池里,还有不少青莲教的探子,正盯着陈国军队的动静。


如此牵扯久了,陈国有些支撑不住,本来已经压下的其余地区,又有动乱的趋势。


他们只能选择了招降,派遣与青莲山有旧的知府,前去谈判。


姜青蝶两姐妹期盼的转正机会,终于到来。


夏景尽量维持了青莲山的独立性,陈王给了他们青莲军的番号,让他们前去边境,抵御齐国的进攻。


是的,是齐国的进攻。


齐国准备趁着康宁帝病重,从陈国身上夺取一块地盘,日后以此为跳板,进攻宁氏王朝南疆。


夏景领着青莲军,主打一个摸鱼划水。


那些努力与齐国作战的部队,都损失惨重,还丢了不少要塞,青莲军固守城池,只打骚扰战,反而没有损失,超过了大部分陈国军队。


在这个战场里,0战功就是难得的胜利了。


陈国这边打得痛快,青帐汗国那边也没闲着,与北真部族,发生了一些冲突,但不大。


宁晚君传来消息,王庭和北真的冲突只是个幌子,青帐汗王聚集部队,是在等待时机,看宁氏王朝会不会乱起来,也看陈齐两国的战争如何。


如果这两方面都没有收获,他就挥师进攻燕国,劫掠一波。这事他们常做,轻车熟路。


就连楚国,也将不少军队调到了天门关附近,想要一探时局。


……


在这风雨飘摇的环境里,康宁帝首先要思考的是内乱,而且是发生在后宫里的内乱。


那些胆大的世家们,从各种渠道,收买后宫的太监宫女,想要探查康宁帝的病情。


若他们查出康宁帝的真实情况,告诉群臣,那群臣就会逼宫,强迫康宁帝立下新太子,将权力让渡。


如果他选大些的皇子,那被选中的皇子直接掌权,如果他选年纪小的皇子,也会有摄政王或者辅政大臣出现,代替小皇子掌权。


康宁帝的准备还没有完成,他不能陷入这样的境地。


所以,要让后宫里的宫女太监们,不敢与世家合作,不敢探查他的病情。


这时候要的,是一套杀鸡儆猴的程序。


司礼监的掌印太监,徐忠德的对头,名义上比徐忠德还高半级的老公公,被康宁帝指挥御马监拿下。


除此外,数十对太监宫女,继而被御马监捉拿,统统交给了徐忠德。


他们的罪名很短,证据很足,——是对食之罪。


康宁帝继位以来,虽然明面上禁止对食,但一直不去探查,助长了对食的风气。


这些‘对食奴才’,就是康宁帝养着的庄稼,将他们养得肥肥壮壮,等到需要他们的时候,挥舞镰刀,尽数收割!


康宁帝没选最重的惩罚,没有处死和流放那些奴才,但他让打五十大板的命令,仅比直接处死好一些,还不如流放。


五十大板,用力砸下,不死也要半死。


打完,丢到专门准备的住处,自生自灭。


那专门的住处,靠近太监和宫女们居住的小巷,哀嚎声不绝于耳,连续一个月,每日都有挺不过去的奴才死去,被收尸的抬走。


其余太监和宫女们噤若寒蝉,别说答应世家的收买,就连懒都不敢偷了。


这法子,起码能保半年的清静。


“万岁爷,茶有点儿烫。”


养心殿里,徐忠德端着茶碗,小心地送到康宁帝唇边。


康宁帝饮了两口,摇了摇头。他现在能灵活调用的,只有肩膀之上的部分。


徐忠德将茶碗递给李狗儿撤下去,转身为康宁帝垫好了靠背,让他坐得更端正些,又帮康宁帝戴着老人镜,举着折子,给他瞧。


徐忠德新收的干儿子小寿子,立在一旁,拿着纸笔,先将康宁帝的口谕写在白纸上,等空闲了,再抄到折子上去。


康宁帝快速处理着政务。


一批折子改完,小寿子拿着,到一旁的案桌上抄誉。


徐忠德拿来毛巾,帮康宁帝擦了擦脸。


“那些太监宫女们如何了?”康宁帝问徐忠德。


“回万岁爷,现在的奴才们都怕的很,平日里干活手脚慢的,也麻利起来了。”


康宁帝点点头,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

他又问徐忠德:“你将她早早送走了,倒是省了朕不少事。”


徐忠德立即跪在了地上,不停磕头。


“起来吧,你跟着朕这么多年,便是一条狗,也有不少情谊了,朕怎么可能因为这个为难你。就是她还在,都不算个事。”康宁帝和声道。


“万岁爷恩情似海,奴才必将赴汤蹈火,报答万岁爷!”


徐忠德抬起头,满脸泪水,目光真挚。


在他心中,只有一片寒冷。


康宁帝说的不错,他跟着康宁帝这么多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在外界看来,他遭受的宠爱比皇后还多。


但跟着康宁帝这么多年,他还能不了解康宁帝?


这些情谊,也是一份可以收割的东西。康宁帝处罚普通奴才,和处罚最受圣宠的徐公公,威力完全不同。


而康宁帝现在追求的,就是威吓力!


如果慧静还在,徐忠德相信,康宁帝一定会拿自己开刀!毕竟,康宁帝对二皇子都下得去手!


自己有着那些‘情谊’,罪不至死,但自己的慧静,可撑不住那五十板子!


徐忠德庆幸,好在自己听从九皇子的话,早早把慧静送走了,不然不只害了慧静,也害了自己!


他又庆幸,自己对康宁帝还算好用,所以在缺乏慧静的情况下,康宁帝放弃了对自己出手。


“朕累了,要躺一会儿。”康宁帝不知道徐忠德的所思所想,也不想知道。


就算徐忠德知道了他的谋划又如何,这个在外人看来与自己充满‘情谊’的老太监,除了依赖他,还能依赖谁?


那个才五岁的九皇子吗?


“诺。”徐忠德轻手轻脚,伺候康宁帝躺下,放下窗帘,退出寝殿。


怀着满腔心事,徐忠德来到了养心殿的院子里,刚想歇一歇,李狗儿急匆匆跑来。


“干爹,荆王来了,要见皇上。”李狗儿说道。


徐忠德回忆最近瞥到的折子,明白荆王过来做什么,周边国家都行动起来了,宁氏王朝也应该给出反应。


起码要派出大军,压在青帐汗国的边境,这样,大公主在青帐汗国内部,也好操作一些。


但荆王的请求注定落空,康宁帝不会允许现在有一个将领统领着大军。


青帐汗国还未攻打进来,何况边境本就有着守军。


“王爷,万岁爷刚睡下,您待会儿再来吧。”徐忠德走到养心殿门口,对荆王道。


“军国大事,怎么能拖延!”荆王一把推开徐忠德,快步往养心殿走。


徐忠德追在后面,假装为难,心中松了口气。他已经让李狗儿去唤康宁帝了。


荆王闯入养心殿,康宁帝还用上次的方式糊弄了他。


“让边军警惕些,不用支援,青帐汗国不敢真打,最多小规模劫掠。”康宁帝说道。


“就算不敢打,我们也要给出回应才行,起码要杀个千把匈奴,狠狠灭一灭他们的气焰!”荆王道,“青帐汗国那边,一定打的是同样的主意,我们不派大军过去,边军将士打起来没有底气,打赢了还好,打输了怎么办?”


“而且,”荆王蹙眉,透过轻纱,看着康宁帝的眼睛,“皇上之前还说,要协助君儿,威吓青帐汗国,现在怎么一点儿不管了?若打起来,君儿如何面对宁国百姓,宁国百姓又如何看待君儿?”


任由荆王言语,康宁帝沉默不语,等到荆王把话说完说尽了,他才开口:“让萧继达去一趟,带上他的萧家军。”


“只让萧继达过去还不够,让萧继达担任总兵,才能万无一失!”荆王又道。


康宁帝思考片刻,萧继达是自己一手提拔的,因为资历浅,与其他势力都没什么太深的瓜葛,应该可以信任。


“就依你的。”他点点头。


荆王不依不饶:“即便萧继达过去,也只能固守城池,兵力差距悬殊,没有主动出击的机会,不能给君儿带去帮衬!”


康宁帝没有回答,淡淡说了一句:“朕乏了,你下去吧。”


荆王气冲冲地离开了养心殿。


他不明白,那个雄心壮志,那个运筹帷幄的可怕皇兄,怎么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!


病痛就这么能改变人?能将一个雄主,变成一个昏君?


病痛当然不能做到这一点,但权力能。


南书房里,夏景听了荆王的唠叨,安慰他:“大皇姊在青帐汗国的局势很好,没有那威吓也没什么大碍。”


“本王只是不明白。”荆王叹了口气,面露疲惫。


夏景心想,荆王是当局者迷。康宁帝的行动,其实很符合权力的运行。


当康宁帝健康,没有任何人能以任何理由来夺取他的权力的时候,他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好国家,所以是个明君。


但当康宁帝病重,皇子们有现成的理由能夺取他的权力的时候,他的第一要务变成了保护权力本身,那么,他就必须做一些昏君才会做的事情,必须排除异己,发展亲信。


历史上,那些篡位者、那些得位不正的皇帝,也是因此,注定无法成为一个明君。


不是因为他们不想,而是因为想要保住手上权力的话,他们不能将全部资源投入在发展上,必须截留很大一部分,用来分权制衡,用来内斗。


“还好,皇上答应了让你舅舅过去。”荆王的脸上露出笑容,“本王早就想提拔他,现在正好,让他统领了一整支边军!”


夏景心想,的确正好,萧继达本就在南部边军那边有威望,现在又掌控了北疆的军队,影响力大增。


如果京城有什么变化,只萧继达一人,就能稳住南北两支边军。


剩下东西,也有荆王和宁雪念的舅舅。


至于城内外的京营和禁军,也快速被渗透着,康宁帝忙着整治朝堂,在京官和地方行政官员里,安插人手,根本没怀疑自己一直掌控的军队会出问题。


“王叔。”夏景看向荆王。


“怎么了?”荆王低头,疑惑地看着男孩。


他早发现了小皇子不正常,最近异常安静,而且小皇子不正常的时间,和康宁帝不正常的时间差不多。


“王叔最近可有出门游历的打算?”夏景问。


如果说,宁纯祐是最危险的人的话,那么,荆王就是第二危险的人。


在军中有着强大威望的王爷,必将成为康宁帝的心腹大患。


“游历?现在什么时候了,本王怎么能出去游历?”荆王蹙眉,“你想出去玩?”


夏景摇摇头,正思索要怎么劝荆王,门口传来张赞禹的声音。


“九皇子说的不错,王爷还是放下一切,出门游历为好。”